石達妮
(福建省晉江市青陽街道高霞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傳統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很好的滿足當前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小學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開展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模式,充分激發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興趣,促使小學生在童話類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進而實現小學語文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良好的閱讀氛圍是有效激發小學生整本書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童話類文本中栩栩如生的動作、神態以及語言刻畫的繪聲繪色,語文教師可以從童話類課文的語境和情趣入手,來創設相應的閱讀教學情境,以此來有效激發小學生的童話類整本書閱讀興趣,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的渲染來將小學生充分帶入到童話世界中,讓小學生可以在良好的氛圍中進行閱讀,充分吸引小學生可以全身心地走入到童話世界,從而引導小學生進行童話類整本書的閱讀,實現小學語文學科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效率的提升。[1]以《小公雞和小鴨子》一課的教學為例,語文教師在本節課程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來制作教學課件,首先引入兩個謎語:(1)嘴巴尖尖,頭頂紅冠,腳像竹葉,嘰嘰叫喚。(猜一小動物)(2)嘴像小鏟子,腳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擺,不是擺架子。(也是一小動物)以此來充分營造一個童話類的課堂情境,有效調動起小學生的課堂學習參與性。作為一篇童話故事,生動的故事情節是小學生的最大閱讀動力,接著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動畫視頻來給予適當的引導,鼓勵小學生進行本篇童話故事的閱讀,充分激發起小學生的童話類整本書的閱讀熱情,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學科的童話類整本書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充分把握住童話類故事的主線,結合實際的閱讀內容來引入整本書的閱讀,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教學效果。小學階段的童話類文本,篇幅較短、故事情節較為簡單,但是其中的文本結構卻是非常的嚴謹和緊湊,語文教師通過圍繞童話類整本書的閱讀主線,來有效鍛煉小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促使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得到最大化提高,同時還可以促使小學生掌握到更加高效地整本書閱讀技巧,進而實現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增強。[2]以《拇指姑娘》這篇童話故事為例,本片童話故事出自《安徒生童話》。語文教師就可以圍繞本童話故事的主線,來引導小學生按照時間(有一天、冬天、第二天、秋天),地點(花盆、水里、外國、田鼠家),人物(女巫、癩蛤蟆、田鼠、鼴鼠、燕子),事件(拇指姑娘出生、被癩蛤蟆抱走、鼴鼠提親、成為花朵王后)的模塊劃分來指導學生進行閱讀,以此來幫助小學生理清童話類故事的閱讀思路,進而便于教師為小學生推薦童話類的整本書閱讀。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等等,通過《拇指姑娘》一課的正確引導和指導,幫助小學生順利的進行整本童話書的閱讀,幫助小學生快速的建立系統的閱讀記憶,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效率。
童話屬于一種兒童文學,童話文本中語言生動形象,故事情節豐富曲折,非常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閱讀特點。小學生愛講故事、愛聽故事、樂于表演,這些是他們這個年齡段的獨有特征,語文教師在進行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可以組織小學生開展童話故事分享會的主題活動,充分鍛煉和培養小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小學生的想象思維,促使小學生可以深刻地體會到童話類整本書閱讀的樂趣。[3]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語文教師就可以先為小學生生動地講述大年夜一個小女孩靠點燃一根根火柴來聯想心中期待的童話故事,以此來引導下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通過自主地思考和聯想,來進行這篇童話故事的續編。語文教師可以讓小學生以組為單位,來開展一場童話故事會,語文教師在這個環節中,就可以為小學生們推薦一下童話類整本書籍,比如《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話》等等,以此來有效豐富小學生的知識積累,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進而實現小學生語文學科綜合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的教學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實際的語文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積極迎合新時代教育要求和標準,充分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努力創新小學語文童話類整本書閱讀教學形式,通過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來有效激發小學生的閱讀熱情,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學科的閱讀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