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 麗
(江西省南昌市書院小學 江西 南昌 330000)
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教育中的基礎科目,在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目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薦,我國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目標已經從提升學生的成績轉變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基于此,教師要在語文課堂積極開展經典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閱讀經典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
小學階段正處于青少年心智成長的關鍵時期,學生在此階段養成的學習習慣,掌握的學習方式等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閱讀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實踐教學中,通過經典閱讀能夠促使小學生在閱讀方面產生興趣,無形中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其次,經典作品大多數都是已經發生的事物和已經存在的思想,借助經典閱讀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積累更多的歷史經驗。此外,開展經典閱讀的時候,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高質量的,可以有效開拓學生的認知范圍,拓展學生的視野,極大的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最后,經典閱讀中存在的歷史知識、先進思想、科學化思維等,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其內涵,總結經驗,從而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
2.1 明確閱讀目標,層層遞進。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而實施經典閱讀夠在其中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在實施經典閱讀過程中明確閱讀目標,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實現個人文學素養和知識水平上的本質提升,從而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達到當前社會所需的水平,因此,教師在設計教閱讀目標是應當層層遞進,分別從興趣,方法,習慣等方向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從興趣層面來說,應該講趣味教學融入每一節課之中,例如:在學習六年級《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時,可以讓給學生觀看圖片展示的傍晚漁火孤舟的美麗景象,邊朗誦的方式來開展經典誦讀。又如:在學習《浪淘沙》時,可以采用鼓勵學生繪畫,看著自己的繪畫作品進行經典閱讀。從方法引導方面制定目標,應當注重對學生應用訓練的體驗;從習慣方面制定目標,需要教師長期跟蹤與監督。通過科學規劃,層層遞進,明確經典閱讀的目標。
2.2 重視學生差異,分層實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閱讀,教師要準確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個人的學習情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次的閱讀教學,最大程度上保證經典閱讀的實施能夠可符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提高經典閱讀的是效率和實施效果。例如在針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的要專門為其選擇基礎較強的經典文本進行教學;面對經典閱讀興趣不高的學生,教師選擇的閱讀素材應當比較生動有趣,這樣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閱讀過程中夯實語文基礎;面對語文成績較好,喜歡閱讀經典文本的學生,教師在選擇閱讀內容時要偏向具有拔高性質的經典文本,讓學生在通過閱讀經典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及閱讀能力。通過分層次實施經典閱讀,可以充分照顧到小學生的自尊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
2.3 創設合理情境,體會情感。學生的年齡特點絕大部分決定了學生理解事物的層次,小學階段的學生各方面發展還尚未成熟,思維仍以形象思維為主。而大部分的經典文本表意性更強,學生理解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在虛實相生的經典文本中體會其中的意境和情感。例如:在教學六年級《伯牙鼓琴》這課文時,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創設情景來輔助教學。首先,營造安靜的課堂氛圍,以古典音樂《高山流水》作為新課導入,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學習興趣;之后,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嘗試劃分文言文節奏,并相互交流課文大意;接著,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補充其中人物背景知識,讓學生再次富有情感閱讀課文,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最后,讓學生在音樂情景中展開朗讀比賽,讓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體會音樂與文學帶來的無窮魅力。
2.4 做好閱讀筆記,反復積累。語文的學習不能一蹴而就,必須通過長時間的積累,保證自身的語文功底扎實這樣才能為后期的應用過程中做到融會貫通。因此語文教師在實施經典閱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根據誦讀的內容做好相關筆記,在筆記上標注學生自己對于該文章的理解以及閱讀情況,通過長時間的反復積累,保證學生語文功底方面實現跨越式的進步。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經典閱讀活動,可以滋養他們的精神,增強他們的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根據不同學生以及課文內容落實因材施教,保證教學工作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所需,從而實現小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