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云
(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中湖小學 福建 平潭 350400)
寫作可能是很多小學生頭疼的問題,但這也讓他們的寫作水平有著很大的進步空間。然而,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仍然在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因此,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積極對學生習作教學的方法策略進行研究,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所謂的任務型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教師在課上布置各種學習任務供學生參考,從而引導學生在對任務進行探索時,獲得一個良好的學習活動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1]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寫作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讓學生能夠在寫作課堂上充分自由地表現自己,促使學生可持續健康的發展。
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寫作教學來說,三、四年級的孩子們的觀察能力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教師在進行任務型習作教學時,可以讓他們觀察如小動物、自然景物、人物外貌等,重點是能夠幫助學生從豐富多彩的感性表象中找到比較典型的表象,從而培養鍛煉他們觀察的目的性和條理性。[2]接下來就以四年級上冊的習作《推薦一個好地方》為例,展開任務型習作教學活動,主要可分為以下五個板塊方向:
2.1 寫一寫。“寫一寫”就是要讓學生寫什么,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思考并向同學介紹自己去過的一個好玩的地方、這個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別之處等。教師可以做一個示范進行介紹,例如,我去過一個名叫麗江的古城,這里優美的風景最是讓人難以忘懷,小河蜿蜒著從古城經過,河邊上的垂柳也在隨風舞動...從而創設了一定的情境,激發學生思考,進一步明確了這一節習作課的主題是描寫自然景物,讓學生寫自己喜歡地方的景色,要求學生緊抓景色的特點來寫。
2.2 用一用。“用一用”就是讓學生用不同的開頭介紹這個地方的地點。常見的幾種寫作方式主要有:開門見山(文章一開始就把地點寫出來,看到開頭就知道寫的是哪里)、景物描寫(直接描寫景色特點,身臨其境)、捕捉特寫(挑選這個地方的典型代表進行特寫,讓學生猜想這個地方是哪里)等多種方法。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語文教材中之前學過的寫景的文章,如《觀潮》這篇文章,這是一篇按照先后順序來寫的,從而給學生的開頭介紹以啟發,抓住特點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寫。
2.3 試一試。“試一試”主要就是讓學生初試身手,怎么想的就怎么寫,順從自己的想法進行寫作,輕松開頭。在確定主題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開頭寫作的技巧,讓他們思考:怎樣把這個地方向同學們介紹出來更加吸引人?怎樣開頭更具有條理性,也讓其他人讀了以后也和自己一樣對這個地方感興趣?等,然后再讓他們開始寫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寫同一個地方的學生進行交流,相互取長補短。
2.4 評一評。“評一評”就是由教師對學生所寫的例文進行點評,并鼓勵學生嘗試將作文寫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將所寫的內容在班級中富有感情地讀出來,然后使用激勵性的言語點評并鼓勵將作文完成。例如,這位同學的介紹很有優美,抓住這里最吸引人的特點展開描述,給我留下來比較深刻的印象。然后引導學生注意觀察和積累,只有對周圍事物進行認真觀察、發揮想象,運用自己所積累的詞句進行景色描述,才能夠將景物的特點等寫的清楚具體且有條理。[3]
2.5 改一改。“改一改”就是在學生完成作品之后進行展評,鼓勵學生把作品進行修改和完善。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優點可以得到大家的贊揚和認可,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平臺,讓他們宣讀自己的作品,教師在一旁用拍照定格的方式留下學生精彩的瞬間,供班級學生學習和欣賞。在展示完成后,由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其中的寫作優點和不足,幫助學生對其修改和完善,從而逐漸提升自己的寫作素養。
總而言之,寫作能力的提高是需要不斷積累的,大量的閱讀和練習是學生寫作水平提高的重要基礎。而教師對學生實施任務型習作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僅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讓原來學生毫無頭緒地寫作轉變為有目的性地寫作,還可以引導他們注意對事物的觀察和優美詞句的積累,從而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寫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