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廣東省茂名市電白區羅坑中心小學 廣東 茂名 525431)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展,農村學校的教學改革也在有序開展和進行著,只有進行改革和創新,才能更好地提高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學生都公認的難點就是寫作難,這一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效率。當前農村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點任務就是提高作文教學的有效性。針對這一任務,教師一定要積極探索更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寫作,進而不斷提高作文教學水平。
生活中包含著豐富的寫作素材,只有在學生的周圍發掘出無限的信息,營造濃郁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深深地感受和體會到充足的生活氣息,學生的寫作視野才會更加地寬廣,在寫作中才會放飛想象力,展翅翱翔在寫作的天空里,從而有效地縮短生活與寫作的距離,讓生活融入寫作中,在寫作中充分體現生活,從而實現生活向寫作的轉化。小學語文教師在開設寫作課堂時,可以從不同角度展示學生所熟悉的生活畫面,把生活中真實的場景轉變為學生作文中生動的文字,讓學生在生活情境中完成作文,以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比如:讓學生寫一篇描寫家鄉的美麗景色時,可以從春夏秋冬四季,營造生活化的氛圍,讓學生欣賞到春意盎然的春風、陽光明媚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以及清冷的冬天,創設出學生所喜歡的情境。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利用所觀看到的美好場景,用所掌握的優美詞句,描繪出來,從而真正實現生活與寫作的完美融合,以推動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寫出高質量作文的前提是“肚子里有墨水”,教師要重視學生素材積累的情況,而閱讀是拓展學生素材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重視學生的閱讀,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好詞好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作文水平質量。
在農村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明確“閱讀為作文服務”的教學理念,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作文形式主要是看圖說話、用詞說話,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作文形式主要是段落寫作以及完整寫作,無論是高年級還是低年級的作文,教師都要重視閱讀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運用閱讀提高學生的素材積累,通過課例、語文園地等,豐富學生的作文素材,提高學生作文能力。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沒有教師的引導,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學生主動閱讀書籍,因此,教師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要有意識地開展讀書活動,定期開展閱讀教學活動,要求學生進行閱讀筆記,在讀書活動中班級內學生相互分享讀書筆記,將閱讀書籍中的好詞、好句、好段落抄錄下來,切實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和水平。閱讀是學生知識的輸入,作文則是學生知識的輸出,只有大量、高質量的輸入,才有可能有高質量的輸出,因此,教師想要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水平,就要重視學生的閱讀,給予學生適當的閱讀條件,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從事教學的語文教師,為了可以有效地將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上來,必須要將現代化多媒體電子教學設施運用于作文教學中,確保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作文質量與作文效率,對作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更新與創新。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一直都是用文字來對作文教學內容教學,但是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出現,已經把圖片以及視頻還有聲音來引導小學生提高作文能力與對作文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可以更好地讓小學生參與進作文寫作中。比如:在“少年閏土”這一課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將課文畫面以動畫展現在小學生的面前,并以此為參考,讓學生展開想象,探索魯迅筆下的閏土。在觀看視頻、閱讀課文后,學生對課文情感與寫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師可以此為引申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借助農村趣事講述自己的童年與伙伴,以此提升小學生作文寫作的能力。
在農村從事教學工作的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內容,引導小學生對日常生活展開描寫。這種把實際生活與作文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小學生的作文水平。語文教師能夠通過對小學生的有效引導,使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并且把這些寫作素材運用到作文寫作中,保證小學生可以利用這部分素材展開有效的寫作。語文教師對小學生進行作文教學時,一定要先教會小學生如何對事物展開有效的觀察,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引導小學生運用正確的方式來觀察生活。農村語文教師能夠利用自己地理位置的優勢,領著小學生去田間觀察各類農作物以及動物,再通過觀察,總結出一些優美的與日常生活聯系在一起的語句。比如:對稻田進行觀察后,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記住綠油油的葉子這個詞匯,以此來培養小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并且將觀察到的內容運用到作文中。
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作文對學生的重要性,通過培養學生閱讀,拓展學生素材積累,使學生在作文過程中能夠有話可說,有情可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反思探究,總結教學經驗,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