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 大通(福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管理在任何行業中都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每個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決定著企業的未來發展。制造業企業不僅需要關注產品生產,更需要重視生產制造成本,只有做好成本核算和管控才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整個制造行業的發展。
制造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關系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性和穩定性,在“制造強國”戰略背景下制造業企業的發展狀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由于傳統產業的延續制造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優勢,但是在新經濟形勢下我國經濟發展亟待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制造企業也面臨著結構調整的狀況,如何利用制造業的傳統優勢在市場中形成競爭力是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市場營銷和成本管理是兩個重要的方向。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而言,制造企業的成本核算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即是能夠合理控制成本,通過成本核算精準得出產品的實際成本,在此基礎上得出產品利潤。企業對產品成本的了解則能夠在企業合作談判中占據優勢地位。由于制造業產品成本的實際性和真實性使得企業具有成本降低的可能性,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利益,同時這種真實成本還能減小企業的經營風險,確保企業的穩定健康發展。但是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處,即是成本核算方式具有差異性,不同的制造企業在成本核算中采用的方法不同,但大多數企業采用的是標準成本核算方法,這種方式會導致核算過程中與實際成本產生較大的偏差,尤其是在材料和人工的定額及單價方面,差額結轉則是通過差異分攤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往往是依據不同產品的標準成本,從而導致了成本核算缺乏準確性。
對某事物的全面認知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制造業要想提升市場競爭力,提高成本核算和管控能力首先就需要對其具備全面的認知。當前我國許多制造業企業對于成本核算與管控的認知僅僅局限在某一方面,認識具有片面性,對成本核算與管控缺乏全面性的認知,難以從全局把控提高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效率和質量。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控會涉及到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從產品的研發到生產到銷售等諸多環節都會涉及到成本管控,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成本核算與管控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的生產經營?;诖酥圃鞓I企業人員必須加強全面認知,提高對成本核算與管控的重視程度。
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控水平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息息相關,其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直接決定著管理水平的高低,但是在實際中大多數的制造企業管理者只占其中一項,影響了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水平。部分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紙上談兵的現象,雖然對企業的生產流程與生產技術等方面有了解,但是忽視了實踐性,缺乏基層的實際了解,因此,在管理中閉門造成,大多數管理者在成本管理中習慣了經驗法,與實際情況有極大的出入,管理方法和工作態度的不足導致成本核算出現較大偏差。
對于制造企業而言其產品生產過程并不簡單,涉及的環節眾多,成本構成的復雜性就為成本核算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制造企業想要提高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效率和質量勢必要找準成本核算方法,方法適用才能達到核算目標。當前制造業大多數企業的成本核算手段還存在較為單一的其情況,成本核算工作流程也大致相似,在成本方面做到了補充需要的,但是忽視了對生產流程中產生的成本進行精確管控,從而使得成本核算與實際相差較大。制造業企業成本普遍偏高也正是由于成本核算與管控不到位造成的。
成本核算與管控在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地位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的地位,它為企業的戰略性長遠發展提供了基本的依據,因此要提高制造企業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水平,必須要樹立戰略成本管理思想。首先要將成本管理戰略思想融入到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和環節,成本管理并非只是財務管理的一部分,而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性管理任務,成本核算與管控的目標也不僅僅在于節約成本,更是與企業發展戰略相融合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業務活動中的成本管控水平,以此做好成本評估。其次成本核算與管控工作要拓展至財務工作之外,引導企業的所有部門都參與到成本管理中,提高所有部門及其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樹立責任意識創新成本管理手段,使其真正成為控制的戰略工具。
有效的成本核算與管控離不開預算管理的基礎作用。制造企業要推動全面的預算成本管理,這樣才能達到最終的成本管理目標。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全面預算體制,全面預算與傳統預算方式具有顯著的差異性,全面預算并非是匯總不同部門的預算編制,而是將預算融入到企業生產和運營活動的所有環節,實現全面動態預算管理。全面預算能夠有效融合部門利潤和企業整體利潤,進而推動企業的成本管理,結合企業的預算管理與成本管理能夠有效減少成本核算與管控的相對局限性,拓展成本核算與管控視野至制造業企業生產經營的整體價值鏈中。
提高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核算與管控水平離不開成本核算與管控手段的創新。為更新成本管控方法和技術,一方面需要全面實現企業的信息化,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確保成本管理相關數據信息能夠及時有效傳遞,同時確保成本信息的真實可靠性,避免成本信息在傳遞過程中的失真,在信息及時傳遞中還能提供相關管理標準。另一方面需要構建成本管理信息化中心,促進制造業與金融業的融合發展,企業的商業活動與金融活動可以同時開展,在中心的平臺中財務部門也能及時了解各部門的經濟活動情況,從而為全面的成本核算與管控奠定基礎。
完善的監督體制機制也是增強成本核算與管控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監督是會計核算的重要環節,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體制,企業管理層面應當加強對監督體制建設的重視程度,同時需要成立專門的監督部門或小組,還要做好監督機制執行的落實,避免監督機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做好外部監督,建立健全外部監督體系與內部監督形成互補。制造業企業發展過程中內部人員往往對企業的現狀看得不夠清楚,在監督上的執行力度難免不足,而外部監督不同于內部監督方式,利用會計核算開展外部監督能及時發現成本管控中的問題,同時防范成本風險,從而促進企業更長遠的發展。
總之,制造業企業要增強其市場競爭力,必須提高成本核算與管控的水平,將其放在企業發展的戰略位置,基于其現實存在的不足,不斷優化成本核算與管控措施,促進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