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博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慶元縣供電公司
企業在經營管理、改革發展中,不僅要注重外部的發展,也應加強內部的管理,靈活調動各種資源,最大化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在企業內部管理中,內部審計發揮著重要作用,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實現企業的集中化、高效化管理,并及時預防風險、發現風險,維護企業的安全穩定,并提升其發展水平,但是在現階段,企業的內部審計依然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制約著企業的發展,只有將“安全與發展”放在首要位置,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審計的作用[1]。
企業內部審計,是指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成立專門的審計機構來審查、監督企業經營管理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并按照相關的行業規范和法規審查內部經營情況,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整改監督,保障企業能夠規范運營。
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多種多樣,審計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規范和要求來開展工作,并以目標為對照,全面開展審查監督,這樣才能保障審計工作有效開展。對于企業來說,內部審計工作具有較強的監督與管理性,要審查各類計劃和目標,并審查監督內部各項事務的開展情況,便于后期科學評估并給出具體的建議。
企業應當高度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并將其作為重要的管理手段來進行監督,加強基礎保障能力,這樣才能營造一個穩定的發展局面,保障企業各項經營事務得到有效運營。
對于企業來說,在經營管理中,要想加強內部審計質量,應當按照相關的規范和程序開展,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審閱、提取、審查和詢問、函證及查看現場等,通過實施有效的內部審計策略,保障企業每一項經營生產活動能夠根據制度和政策的規范要求來展開,并借助內部審計的便利找出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面臨的問題,保障企業運營的規范[2]。
除上述外,實施內部審計,一方面還能夠提升企業的管理和監督質量,企業開展內部審計,精細化分析企業的規劃和目標,并根據這個過程,尋找出影響企業發展的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完備的管控體系,并優化相關流程,提升內部效能,并進一步提升管理質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全面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通過內部審計,找出企業的薄弱點,分析排查各種資源的使用情況,找出重復采購、浪費資源和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便于靈活掌握各種資源,全面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將關鍵有效的資源集中在重點發展的領域,不斷提升企業的規模水平。
內部審計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是國家審計工作的基礎,因此企業應當認真開展工作。在現階段,大部分企業將管理的重點放在了經營生產和改革發展上,沒有意識到內部審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更沒有結合企業的發展形勢來確定明確的內部審計要求;除此之外,也不重視企業內部審計隊伍的配置,導致內部專業審計人員數量較少,綜合素質較差,有的審計人員甚至由財務管理人員擔任,缺乏專業的審計技能和經驗,尤其是缺乏必要的審計觀念,對審計工作認知不足,出現了較大的失誤,這些因素都會制約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3]。
審計工作是一項獨立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只有設置單獨的審計部門才能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各項工作正常進行,有效地發揮好審計的價值。但是有的企業只考慮成本,忽略了審計工作所需要的必要條件,沒有將審計部門作為一種獨立的部門來運轉,甚至和其他部門聯合辦公,沒有明確好審計部門的職責和權限,這樣都會降低審計的效率。此外內部審計也屬于內部控制,但是在現實中管理者對審計工作干預過度,難以保障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還會影響其質量。
要想提升內部審計的效率,應當對照企業的經營理念、發展方向和戰略規劃,并對其進行全程審計監督,這樣才能發揮好審計工作的成效。但是現階段有的企業審計工作只是滿足事后審計,沒有和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相結合,沒有將審計工作貫穿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沒有實現精細化管理。審計工作應做到全面、及時,有的企業只是重點審計一些重點領域,沒有全方位的監督審查,這樣會導致審計結果片面,不及時,不能及時預防可能面臨的風險,不利于企業正常發展運行[4]。
內部審計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構成方面,因此應當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結合起來,并聯系企業的實際情況,開展審計監督工作,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好其作用。從思想上重視內部審計工作,應當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著手:1.應當加強認知,將審計工作的理念貫穿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要提升管理者對審計的認知,不斷加強和改善內部審計機構的管理體系:2.加強政策的學習研究,提升企業成員對審計工作的認識,讓他們了解到審計工作的步驟和要求,相關操作規范,仔細劃分每一個部門的權限責任,將內審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崗位和環節,保證內部審計工作正常運行;3.還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及時根據企業的情況來開展風險排查,并以此為基礎,為全面審計、專項審計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5]。
要按照內部審計的正常工作進程,改善內部審計技術機制,使其適應企業發展。應當按照以下幾個方面來開展工作:1.根據企業經營特性,根據不同的業務來設置不同的審計方法和審計事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良好的內審平臺,將企業生產經營與內審系統結合起來,形成綜合性的審計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良好的審計信息;2.按照已有的程序,對照審計指標,開展動態化設計,加強動態監控,使得管理者能夠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并監督分析相關指標,提升審計能力;3.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應當全面加強信息化建設,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分析企業的審計數據,形成龐大的數據體系,綜合利用好各種信息數據,不斷提升審計工作成效[6]。
審計人員是執行審計工作的重要力量,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相關技術的應用,都需要審計人員身體力行,嚴格按照相關操作流程來進行,因此加快內部審計人才隊伍的建設至關重要。主要按照以下方面來開展:1.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運用先進的培訓方法,提升他們的審計能力,使其自身的素養和技能與企業的發展相適應,不斷為企業的審計工作做出貢獻:2.及時選拔高素質人才,及時讓他們適應企業的經營和發展模式,并認同企業的發展理念,加強他們與企業其他部門的交流與合作,使整個企業都形成審計意識,能夠運用先進的審計方法來處理審計風險,挖掘不良信息因素,排查出現的各種審計問題,促進整改:3.加強對內部審計隊伍的考核,就關鍵崗位和環節,應該設置動態化考核,避免審計人員由于受到利益驅使而做出一些違背審計客觀性的事情,影響內部審計的質量;4.設置專門的審計部門,保障審計工作能夠獨立運行、正常開展,這樣才能提升審計的專業化水平,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
在內部審計中,事后審計具有局限性,應該加強對審計的分類管理,根據不同的崗位設計專門的審計監督,應該意識到審計工作的重點,明確工作方向,保障審計工作落實到位;此外還應加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聯合應用,形成高質量的發展格局,同時針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整改,追蹤問題根源,保障企業在生產經營中能夠按照要求來開展;還應及時對照審計結果,改善激勵機制,及時懲處違規違紀行為,集思廣益,發揮全體審計人員的優勢,對審計機制進行探索,及時整改,不斷完善審計的形式,使審計發揮出重要的職能[7]。
只有運用先進的審計方法,才能提升審計質量,促進審計的發展,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1.實地檢查法,書面審查和實地審查是兩種不同的方法,實地審查可以突擊,也可以事先通知,審計人員可以將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企業機制進行對比,可以根據這項特點來了解內部機制對業務處理是否有影響,進而做出實際的改變;也可以實際考察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狀態,看是否認真落實了審計工作;2.分析詢問,詢問分析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在詢問的過程中,詢問對象應全面,不斷要詢問審計工作人員,還要詢問管理人員;詢問的對象問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不同的崗位應詢問不同的問題,問題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問題的本質,最后要用引導式的方式來詢問,言辭要委婉,對于模糊不清的答案,應重點記錄,重新關注[8]。
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應當適應好當今形勢,積極統籌規劃,將安全與發展放在首要位置。內部審計能夠維持企業內部穩定,抵御不良風險,促進可持續發展,企業應該加強審計工作,注重運用多種審計方法,促進自身的安全發展,使企業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本文對審計的重要性和特征進行分析,然后分析了當前企業在審計中所面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夠對企業的發展帶來一些借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