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振華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
高校體育教學實施的外部環境出現顯著的變化,在全面健身運動和陽光體育運動推動下,大學生健康、健身意識不斷增強,體育學習需求不斷升級;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改變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技術環境,給體育教學以更多的技術支持。高校體育教學應基于外部環境和課程自身可持續發展,積極推動體育教學模式變革,迎合大學生體育運動需求,合理地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全面提高高校體育教學供給能力。翻轉課堂依托信息技術為平臺,對傳統體育課堂進行翻轉,充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對高校體育教學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高校體育教學應善于應用翻轉課堂,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讓體育教學供給更加適合大學生體育運動需求。
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發揮著引導、組織與促進作用,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直接關系著體育教學效率,也制約著教師體育教學行動的發展。目前,部分體育教師還存在教學理念滯后現象,經驗主義思想仍然較為嚴重,不能根據體育教學內外部環境及時轉變教學理念。翻轉課堂應用于高校體育教學,將有助于促進體育教師轉變教學理念,將體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實現體育教學技術升級。同時,教師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將得到進一步強化,根據學生主體地位,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機會,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讓教師教學供給做到與時俱進。
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只有當學生主體得到有效激活時,教學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學生主體性激活又與教學供給直接有關,當體育教學供給與學生體育學習需求達到高度一致時,學生主體性發揮才能更加充分。翻轉課堂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將教師“教”和學生“學”進行翻轉,無論是課前環節,還是課堂、課后教學環節,都充分尊重學生主體意愿。課前借助技術支持,給學生“先學”提供資源、方法支持;課中,針對學生學習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實施精準指導;課后,根據不同層次學生多元化學習需求,采取差異化供給方式。體育教學供給的優化,將給高校體育教學提質增效提供有力支持。
課程建設是永葆課程活力、實現課程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課程建設又需要不斷深化改革,讓課程教學更加適合新的教育環境,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將有效推動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從傳統“先教后學”向“先學后教”轉變,突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聚焦學生主體性發展,糾正課程中心的認識偏差,將體育課程教學中心回歸“學生”,始終堅持“學為中心”,根據學生體育認知水平、認知特點、認知需求等,深化體育課程改革,讓體育課程主動適應信息化時代,主動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和互聯網技術,讓體育課程建設做到與時代同步。
以生為本教育理念下,促進學生主體性發展成為課程教學的基本任務。學生主體性發展需要激活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翻轉課堂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將給學生創造“先學”機會,讓學生在教學資源、教師和同伴幫助下,進行充分的自主預學,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完成體育知識、技能的自主建構,探索自主學習的基本方法,不斷積累自主學習的有益經驗。自主學習體驗、經驗方法,都將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生長的滋養,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良好習慣,讓體育伴隨學生一生,讓學生享受健康人生。
翻轉課堂最顯著的特點是將教師“教”和學生“學”進行翻轉,變“先教”為“先學”,將學生“學習”前置化。教師應根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點,針對學生“先學”,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先學”支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發布預習任務。學生“先學”要達到預期效果,需要幫助學生明確“先學”任務,增強學生“先學”目的性。教師應利用互聯網搭建的網絡學習平臺,及時將學習任務發布出來,讓學生了解學習任務,從而根據教師發布的學習任務進行有針對性學習,讓學生自主學習具有明確的方性感。預習任務不能過于籠統,應細化、明確。
提供自學資源。學生“先學”并不是否定教師主導地位,“先學”應是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只有堅持教師引導,學生“先學”才能取得成效,才能避免低效、無效學習。教師指導的一種有效途徑是給學生提供自學資源,圍繞體育教學內容,教師借助網絡學習平臺,給學生提供微課資源,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進行自主訓練。
自學成果發布。在學生自主學習基礎上,學生利用網絡平臺將自主學習成果及時提交到網絡平臺,包括體育理論在線自測、自主訓練視頻等。為了激發學生自學興趣,教師應鼓勵學生采用多樣成果展示方式,如采用“親子秀”方式,與家長一同學習、訓練。
課堂教學是翻轉課堂的重點,課堂教學內容如何確定,教師應根據體育教學重難點、學生自主學習情況,確定課堂教學內容,從而提高教師指導的精準度,讓教師教學與學生需求高度一致。
深度分析教學重難點。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教學指導要達到精準、高效,需要教師進一步提高教學設計能力,對體育教材進行深度解讀,把握本節課知識點及其內在邏輯,體育技能訓練點等。再綜合考慮學情特點,包括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認知最近發展區等,對體育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預設。
確定課堂教學生長點。體育課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體育素養提升,教師在深度分析教學內容基礎上,還需要對學生自主學習進行分析,主要通過對學生提交的學習成果、過程學習信息等進行整合,精準把握學生自主學習未能解決的問題,將之作為體育教學的生長點。
開展合作探究性學習。通過課前自主學習,學生已經完成淺顯、簡單的基本學習內容。體育課堂教學需要解決的往往是“硬骨頭”。教師應基于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高難度、綜合性和發散性等,采用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教師通過視頻展示學生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將之作為教學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發現自主學習存在的問題,進而集小組成員之力對問題進行有效的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教師再根據教學重難點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指導,強化學生學習的重難點意識。
課后學習環節是體育課堂教學的延展,翻轉課堂需要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優化體育課后供給,通過投放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體育學習資源,實施延展學習,滿足學生鞏固性學習和延展性學習等需求。
鞏固類學習資源供給。體育學習需要經歷不斷鞏固訓練的過程,教師應基于學生體育學習客觀規律,借助翻轉課堂給學生提供鞏固類學習資源。學生根據自己體育學習情況,自主選擇鞏固類學習資源進行二次學習,達到鞏固學習的目的。為了提供資源識別度,教師應明確學習資源主題,讓學生能夠快速地獲得需要的學習資源。
延展類學習資源供給。不同層次的學生,體育學習需求存在較大差異性,教師應基于不同層級學生學習需求,給學生提供差異化教學資源。延展類學習資源是基于高一層級學生體育學習需求,給學生提供與體育教學相關、拔高的學習資源,從而使興趣濃厚、學有余力的學生獲得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翻轉課堂對體育教學資源需求較高,尤其是線上學習資源,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保障。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需要根據翻轉課堂特點,進一步開發并完善體育教學資源,建設相對完善的教學資源庫,給學生學習提供資源支持,確保翻轉課堂應用效率,給學生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提供保障。
翻轉課堂是體育教學變革的結果,教師是體育教學的直接實施者,體育教學模式的變化需要教師做出相應變革。教師隊伍建設顯得非常重要,翻轉課堂需要促進教師隊伍建設,包括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提高專業素養、信息化素養等。教師隊伍建設要落實制度建設,建立起常態化學習機制,通過傳統培訓、講座等活動,促進教師發展。同時,借助信息化平臺,給教師創造線上學習機會。
翻轉課堂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需要信息技術支持,對體育教學環境具有較高的要求。翻轉課堂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習平臺,提高教學平臺流暢度和穩定性,能夠具有高度的擴展性,給智能手機、平板和計算機等提供便捷接入渠道,滿足不同接收終端需要。學習平臺功能板塊需要進一步完善,給學生提供多樣化服務,滿足學生體育知識獲取、學習成果分享與信息互動等多重需求。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體育教學模式理應做出及時的調整,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積極推動體育教學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優勢,突出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實現“先學”和“先教”翻轉,讓教師主導性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更加和諧,構建符合大學生體育素養生長的教學模式,促進體育教學與時俱進,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技術,給大學生搭建更加廣闊的生長平臺,讓體育運動成為學生生活常態,滿足大學生多樣化、個性化體育運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