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寶鑫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
近些年來,我國不斷進行著公共財政體制機制的改革,各項財政資金的管理制度日漸完善,因此高校的財務管理制度也需與其保持步伐一致,這對高校的資金管理等制度提出更高要求。在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之前,高校是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會計制度,不能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資產、負債及辦學運行成本,提供的會計信息大打折扣。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政府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適度分離又相互銜接”的“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會計核算模式,采用財務和預算雙重記賬,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使得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之間相互補充銜接,可以共同反應高校的財務狀況和預算執行情況,正確劃分和歸集高校的生均培養成本、科研成本等,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和績效管理水平。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會計核算模式發生改變,不再是以前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時的簡單會計核算模式,而是“雙體系”、“雙基礎”、“雙報告”的會計核算模式,高校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很多高校財務人員只能利用空余時間學習新制度,又有部分財務人員因對新制度學習不到位,培訓時長不足或長期習慣于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等原因導致在“平行記賬”時短期內難以適應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核算方式,從而使得制度執行與預期效果存在偏差。當前,高校財務人員普遍存在年齡和知識老化的現象,對新制度、專業知識學習缺乏主動性。另外,雖然有些高校的記賬系統已經實現財務會計分錄直接帶出預算會計,但是由于是人為設置,仍然可能出現錯誤,故在財務信息化方向亟需既懂新制度的財務專業知識,又熟練賬務信息系統的專業人才。
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對高校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程度提出更高要求,只有各部門高效合作無縫銜接,才能真正實現業財融合。如,高校的資產管理部門缺乏與財務部門的資產數據對接,無法準確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及無形資產攤銷;科研管理部門未能及時與財務部門溝通,導致財務部門對各項縱向、橫向課題經費的到帳情況及專利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轉化情況掌握不準確;招投標部門未能將將合同執行的時間結點與財務部門進行實時對接,導致財務部門無法及時獲取款項的明確收付時間。由于高校長期以來的體制問題,財務部門與其他各部門缺乏規范協作,缺乏統一的制度管理,使得業財融合雪上加霜。
高校的科研項目較多,涉及橫向和縱向課題,科研合同的格式沒有規范格式,使得立項的科研項目管理難度增加。有的高校對科研合同的管理相對薄弱,有的甚至沒有手工臺賬,而有的高校即使建立了合同管理臺賬,仍屬于“閉門造車”,未與財務系統相對接,各項數據不能實現共享,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信息化程度較低,在合同管理信息化上尚處于摸索階段。如果財務人員根據合同來區分不同的科研項目及其收入確認方式,不僅工作量巨大而且對收入確認的準確性也存在爭議。有的高校為簡化工作量,在收到項目款項時一次性確認收入,實質上是采用了收付實現制的核算模式,違背了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的以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此外,財務部門對不同科研項目的收入確認沒有規范的制度,導致科研事業收入分期確認有困難。
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高校應設置“累計折舊”科目,對各類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然而大部分高校歷來都沒有對固定資產提折舊的意識,致使很多高校資產未能如期正常地計提折舊。另外,某些高校的資產管理人員由于缺乏財務知識,在資產入庫和折舊分類時未能按照教育事業支出、科研事業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等進行分類,也未能正確區分專用設備、通用設備、家具等,導致財務人員記賬時對成本費用歸集不準確,影響財務管理效果。新政府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核算要合理區分無形資產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發生的各項費用”,而在實際運用中,高校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主要是科研成果轉化而來,因研發項目復雜,周期長,多存在信息不對稱,往往只有在無形資產要入賬時財務人員才能得到相關信息,因此很難正確劃分該無形資產的研究階段和開發階段,其結果就是影響無形資產初始價值的計量。
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推進,首當其沖就是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水平。一是高校應定期組織財務人員參加新政府會計制度相關的崗位知識培訓,自學與考試相結合,理論知識與實務操作貫穿始終,加強與兄弟院校的業務交流學習,借鑒其他高校的先進工作經驗。二是定期組織新政府會計制度學習研討會,將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在會議中集思廣益,逐步優化工作流程和方法。三是加強對財務人員信息化能力的培養,提升財務信息化管理水平。
目前業財融合的信息化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財務學者所推崇,它致力于推動高校的經濟業務與財務管理相結合,呈現出業務財務融為一體的智能校園。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高校應以此為契機,以財務部門為首,在全校范圍內各個部門間相互協作,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和內容,確保各項業務流程與財務部門有效銜接。比如,利用智能校園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財務系統與資產管理系統數據的有效共享,在業務部門驗收資產,資產部門登記入庫并確定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財務部門可以實時進行資產入賬并在入賬的次月開始每月計提折舊,資產管理部門也可以定期與財務部門進行對賬,確保固定資產信息的準確性。
由于財務部門對科研事業收入的核算存在困難,我們需要進一步來規范科研事業收入的確認標準。比如,我們可以假設高校的科研項目的進展是勻速的,如果科研活動時間是一年以內的,可以做簡化核算,在一次性收到科研款項時確認收入;如果科研活動是一年以上的,根據合同年限,將合同總額平均到每年確認收入。同時,也要加強收入類合同的信息化管理,實現與財務系統數據對接,提高科研事業收入確認的準確性。
針對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資產計提折舊的要求,高校應建立資產清查小組,對學校資產進行全面清查,進一步核實各項資產的原價、使用年限、歸口部門、使用狀態,做到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同時,完善資產管理系統,根據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上線折舊模塊,做到與財務系統的實時對接,便于財務人員每月計提折舊,進一步優化資產管理制度,提高資產管理效率。
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高校的財務信息化面臨更大的挑戰,是挑戰也是機遇,高校應以此為契機,結合自身單位的實際情況,從大局出發,定制個性化財務軟件,利用信息化平臺,實現各個部門的數據共享,既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提高了工作的準確性,提高了數據分析能力和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