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外匯局江蘇省分局國際收支處 編輯/章蔓菁
今年以來,按照總局工作部署,外匯局江蘇省分局(下稱“江蘇省分局”)持續加大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宣傳力度,深入了解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痛點,引導銀行不斷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水平。在“強宣傳、優服務”組合拳的推動下,江蘇轄內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工作成效持續顯現。今年1—9月,江蘇省外匯衍生品業務累計簽約1097億美元,同比增長87%;支持企業主體7947家,其中的中小微企業占比83%;履約口徑計算的企業外匯套保比率達20.61%,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
一是緊密聯合地方政府部門、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及銀行,形成宣傳合力。江蘇省分局和轄內各級外匯局積極加強與商務等部門的協作,通過宣導會、培訓會、微信公眾號等多種渠道深入開展企業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及避險知識宣傳,推動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銀行多渠道開展匯率避險宣傳。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在為企業辦理專項財政資金支持、出口信用保險的同時,面向企業開展匯率避險宣講,推送外匯衍生品相關資料;有的銀行派專人駐點屬地行政審批窗口,在企業辦理相關業務過程中,向其同步宣講匯率風險中性理念。1—9月,轄內銀行共印制13萬余份宣傳手冊發送至4.6萬家企業,全省超90萬人次通過各類宣傳渠道知曉了匯率避險知識。
二是積極創新宣傳形式,豐富線上宣傳渠道。江蘇省分局廣泛征集外匯風險管理案例,編制形成10期《企業外匯風險管理知識普及》,為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提供參考借鑒;邀請典型企業現身說法,分享匯率避險成功經驗,拍攝錄制了“匯率避險經驗”之中小企業篇、大型企業篇、上市公司篇、集團公司篇等專題視頻,相繼通過人民銀行、外匯局、商務部門微信公眾號和官網發布,市場反響積極。此外,轄內各級外匯局結合地方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蘇州市中心支局組織“線上+線下”模式的中小微企業宣講會,點擊觀看近3000人次,有效擴大了宣講覆蓋面;南通市中心支局利用地方電視臺企業專訪契機,將跨境人民幣結算、外匯衍生品等匯率風險管理內容融入其中;徐州市中心支局舉辦了“防范匯率風險,支持涉外企業”銀行匯率避險知識線上競賽,共計23家銀行逾3000人參加,在當地銀行掀起匯率避險知識學習熱潮。
三是根據疫情形勢靈活調整工作方式,確保宣傳不打烊。7月下旬以來,江蘇轄內南京、揚州等地相繼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江蘇省分局第一時間通知疫情發生地外匯局和銀行因地制宜調整工作方式。疫情發生地外匯局在居家隔離期間強化匯率風險管理知識學習,認真學習研究總局“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相關培訓材料;疫情發生地各家銀行積極利用線上渠道開展內部匯率風險知識學習和培訓。同時,指導銀行轉變面對面宣傳方式,推動銀行在疫情期間通過線上會議、直播、企業服務群等形式開展與目標客戶的對接,使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與銀行外匯業務人員和相關專家溝通交流,便利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指導銀行通過微信視頻、電話連線等開展逐戶溝通,提供一對一避險方案定制,滿足企業居家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的需求。
一是直接面向企業,切實解決市場主體所急所需。其一,深入企業解難題,建立健全匯企長效聯系機制。轄內各級外匯局堅持局領導走訪制度,深入企業開展匯率避險知識宣講,介紹相關外匯便利化政策,為企業現場答疑,回應訴求,并贈送外匯局編印的《企業常用匯率避險產品知識手冊》。部分外匯局建立了“兩庫一制度”,即外匯專業人才庫(以外匯局和銀行專家為主)、重點企業信息庫和黨員聯系服務制度(1名黨員專家聯系數家涉外企業,長期對接、專職服務),實時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其二,持續探索降低中小微企業套保成本的可行性方案,研究建立政匯銀協作機制。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衍生品業務授信難、保證金不足等問題,轄內部分外匯局積極走訪當地財政、商務等部門,赴銀行開展調研,探索設立小微企業衍生品業務專項補貼、借助財政專項資金池解決中小微企業保證金問題的可行性方案,研究建立政匯銀聯動協作機制。其三,開展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水平專題調研。江蘇省分局面向轄內890家不同類型企業開展匯率風險管理現狀問卷調查,有針對性地進行企業訪談,全面了解企業匯率風險管理特征和薄弱環節,做到有的放矢、精準施策。
二是開展銀行輔導,致力提升銀行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水平。其一,深入分析各銀行外匯套保率差異,一對一開展針對性輔導。江蘇省分局定期通報轄內各地外匯套保率變化情況,指導中心支局根據衍生品規模和覆蓋面開展銀行一對一座談或現場督導,摸清部分銀行衍生品規模偏低的原因,指導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宣傳,提升基層服務的能力,積極向總行爭取優惠政策或價格,力爭衍生品業務增量擴面。其二,指導銀行多措并舉提升衍生品服務水平。在外匯局指導下,有的銀行推出“小微快易”產品,助力小微企業運用衍生品管控匯率風險;有的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遠期結售匯業務的授信增量支持,為企業提供多種方式的履約保障,加大遠期結售匯價格優惠力度,為優質客戶減免保證金;有的銀行向企業推廣普及線上交易平臺,簡化線上流程,降低線上保證金比例,實現可掛單交易和個性化點差設置。其三,征集匯率避險經驗做法,總結最佳銀行服務實踐。根據銀行衍生品業務開展情況,江蘇省分局遴選出7家套保率較高、避險服務經驗豐富的不同類型銀行,從線上特色場景服務、匯率避險組合服務、專注中小企業服務等角度,對其衍生品業務經驗進行總結,并形成相關材料,分批通過人民銀行南京分行微信公眾號對外發布,供各銀行學習借鑒。
三是深入推進匯率避險專項行動,不斷擴大匯率避險服務覆蓋面。其一,持續推進“匯率避險進萬家”專項行動。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組織銀行對企業開展“面對面”服務,通過上門輔導、邀約座談、客戶沙龍等多種方式,為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專業服務。其二,深入開展“中小微企業匯率風險管理”專項行動。在疫情反復期間,鼓勵轄內外匯局和銀行靈活調整工作方式,更多采用線上宣講或一對一輔導交流,積極向中小微企業宣傳匯率避險知識,為其提供配套避險服務。其三,扎實開展“銀行匯率風險管理服務能力提升”專項行動,推動銀行擴充基層專業人員配備。在外匯局指導下,轄內各銀行有序開展分支機構專業知識培訓,進一步強化基層展業能力和風控水平,不斷擴大匯率避險服務覆蓋面。1—9月,全省各銀行共計開展內部培訓1056次,參訓人員達24024人;成立外匯衍生品專業團隊1698個,配備基層專業人員6135人;開展企業匯率避險宣傳培訓3265場,覆蓋企業超3.7萬家;開展客戶對接活動2829場,“面對面”對接客戶9820戶,接近1萬戶的年度目標,其中中小微企業8000戶,占比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