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彥霞 杜傳喜 張艷玲 李建華 張勝衿 王以琪
(1.河北體育學院 河北石家莊 050041;2.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漢 430079;3.河北師范大學 河北石家莊 050000)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國體操事業的發展面臨著亟待突破的困境,快樂體操誕生于體操項目突破發展困境的內生動力。而快樂體操發展過程中也遇到了阻礙因素,從哲學的角度思考快樂體操發展中的問題及路徑,對快樂體操的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研究通過對快樂體操產生與發展系列問題的哲學思考,尤其針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進行深入剖析以尋求解決辦法,探索快樂體操發展路徑及創新內容,為建設體育強國服務。
體操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的古老起源、近現代體操概念的逐漸清晰、1949年以后的迅猛發展。我國競技體操在世界體育體壇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比肩齊聲,輝煌發展近40年,競技體操強國之稱名副其實。如今競爭力下降,整體發展不均衡[1];體操曾是學校體育的主要內容,對促進青少年兒童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如今逐漸陷入困境,體操教學內容淡出學校體育教學,一些體操器械逐漸在學校體育教學場地消失[2]。
創新是事物發展的生命,體操要發展必須有創新的理念和內容。面對體操項目的發展困境,2014年,國家體育總局提出并推廣快樂體操。顧名思義,快樂體操就是讓參與體操活動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進行玩耍和鍛煉。不像競技體操那樣追求競技性,其教學內容注重趣味性和娛樂性;其教學方法體現靈活性和多樣性;其鍛煉過程講究游戲化和自覺性;其器材設備確保安全性和多彩性;其教學結果以人為本,因人而異,量力而行[3]。快樂體操的誕生賦予了體操快樂理念和元素,趣味性地引入對學校體操發展有重要意義[4]。
快樂體操的發展表現出了一些積極的影響,也出現令人擔憂的問題,表面看來單一的俱樂部推行模式;內容不能滿足所有年齡段兒童、青少年群體需求,且對場地器械要求較高,難以滿足學校體操課程需求;師資不足等方面的問題。產生這些矛盾深層次的原因是以對快樂體操價值認知為基礎的目標定位需要更加明確、準確。應當從事物運動發展,矛盾轉化的角度認識快樂體操發展過程中遭遇的問題。
快樂體操提出的邏輯起點是競技體操發展的運動員后備人才不足的瓶頸導致的競技體操成績下滑,目標在于擴大體育人口,建立體操發展新模式。這是符合在當時面對發展中的矛盾,針對具體問題,具體形勢的目標定位。但是,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轉化要求體操必須將自身的發展與社會矛盾的發展聯系起來,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快樂體操項目的發展,目標定位也應隨之變化、發展。因此,新時代快樂體操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問題應是快樂體操在新形勢下的價值取向及目標定位的問題。
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原理,來認識和分析快樂體操產生和發展過程,有利于正確把握快樂體操發展的總體方向,以及所要達到的目標,少走彎路。首先要認識到,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快樂體操發展道路總的趨勢是不斷前進的,發展過程中的曲折,遭遇的矛盾正是它發展向前的動力,是前進的必經途徑。在快樂體操發展的不同時期遇到的矛盾是在不斷轉化的,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主要力量解決主要矛盾。還要認識到,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間存在因果關系。任何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是相互聯系的;任何事物與周圍的其他事物相互聯系著。體操的發展是一個整體,競技體操與大眾體操是相互聯系的,快樂體操的發展與新時代矛盾的發展、轉化也是緊密相關的。更應認識到創新是發展的生命,從發展路徑與內容上進行創新設計。應做到如下幾點。第一,完善頂層設計。在推廣的初期要加大政策力度,應與教育部門聯合,將快樂體操內容測試融入教育部門的升學考試,比如借鑒上海經驗,將快樂體操納入中小學及幼兒園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另外,應開展形式多樣的比賽等推廣形式。第二,明確價值取向,找準目標定位。“價值”是揭示外部客觀世界對于滿足人的需要的意義關系的哲學范疇,是指具有特定屬性的客體對于主體需要的意義[5]。快樂體操以其項目優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快樂體操創新發展的價值支撐,體操的價值毋庸置疑,歐美國家有一種理念,即把孩子的身體發育、身體素質分成33個要素,比如力量、速度、耐力、柔韌性、協調性等,體操和游泳是覆蓋這33個要素最多的2個項目。而由體操派生出來的快樂體操除了具備體操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外,還具有獨特的趣味性及娛樂性[6]。
新時代,隨著社會矛盾的轉化,快樂體操的價值取向應以人民的利益為出發點,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為目標,將快樂體操目標從為競技培養人才轉變為增進身心健康提高國民素質,表現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生命質量,重視通過快樂體操的發展培養人的體育素養,形成體育文化,利于整個民族未來的發展。
2.2.1 校園化發展
校園是是快樂體操發展的主陣地,面對我國青少年體質下降的現實,快樂體操具有促進青少年健康的優勢項目特征,要努力為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服務。目前快樂體操校園化的阻礙因素包括政策支持的缺乏、內容的不完善、器材昂貴及師資不足。因此,快樂體操校園化發展要做到以下4點。一是進行創新設計,在內容方面進行補充完善。二是在器材設計方面,要克服器材昂貴的現狀,考慮學校的財力承受能力,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學校財力。三是在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維度也要進行創新設計,如引入情境教學法,完善評價主體、改革評價方式等,以培養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而適應學校體育改革的需求。四是加強快樂體操師資的培養,改善目前快樂體操師資及教練員的培訓費用昂貴的現狀。
2.2.2 社區發展
社區是全民健身的主要場所,快樂體操要普及發展,進社區是必要的路徑選擇。一是加大社區快樂體操器材、設施的建設。二是加強宣傳,使人們正確認識快樂體操,轉變大眾對體操的認識,讓更多的人勇于嘗試,并喜歡上快樂體操的鍛煉方式。
2.2.3 產業化發展
產業化發展道路是快樂體操的發展方向。體育產業既是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領域,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快樂體操應以市場化的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一是重點培育市場主體,加大對快樂體操經營組織的鼓勵、支持與扶持力度,使其迅速成長起來。二是擴大產品供給,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有價值的產品及服務。三是多種途徑引導消費,增加消費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需求,重視體驗。
全國快樂體操比賽項目均為團體項目,內容包括接力通關賽、器械比賽、集體自由體操比賽、創意搭建比賽、健康家庭比賽。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體操協會聯合頒布的《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針對3~12歲少年兒童規定了集體自由操和器械項目內容,共分為10個等級,基本為男女共用[3]。
快樂體操內容設計不完整影響了其可持續發展,只針對3~12歲年齡設計缺乏合理的理論依據。內容設計應與人的發展相適應,貫穿每一學段,應根據各個年齡段技能培養目標,設計具體的內容,為項目教育一體化體系建設打下良好基礎,促進快樂體操的發展。目前,內容“不像競技體操那樣追求競技性,而注重趣味性和娛樂性”的定位也有失偏頗,需要進行創新設計。
補充13~15歲《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內容設計,且在器械項目上進行男女分項設計。快樂體操只針對3~12歲年齡段進行內容設計缺乏合理的理論依據,從技能掌握角度看,初中階段是技能掌握提高的重要階段,補充13~15歲年齡段快樂體操內容設計,可以保障學生堅持項目規范系統的學習,有利于熟練掌握技能,培養健康行為,使體操技能轉化為人的終身體育技能,同時有利于體教融合人才培養戰略的實施。從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看,3~12歲《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大部分項目內容為男女共用的設計,基本符合人體生長發育特征,然而隨著年齡增長,13歲以上學生進入青春期,性別特征日趨明顯,且運動能力發展顯現較大差異,因此,動作男女分項設計十分必要。
針對16歲以上年齡階段學生,在男女分項的基礎上增設個人項目,并且增設各項目個人自選動作比賽,以保持競技性,有利于體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及體育品德教育。團體項目有自身優勢,但不利于青少年展現個人能力,經過9年義務教育,到了16歲以上,如果能夠堅持系統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技能應處于高度發展階段,增設個人項目及自選動作比賽可以為成績優秀者提供更高的發展平臺,有利于體教融合的深化實施,有利于促進運動員培養體制改革,同時通過競技性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拼搏進取精神。
快樂體操的誕生是體操突破發展困境的新思路,是中國體操運動發展的最新領域和形式,隨著社會矛盾的轉化,快樂體操要走校園化、社區化及產業化發展的多元路徑,內容上應進行補充完善,進行創新設計以適應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