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西安思源學院 陜西西安 710038)
隨著近些年我國對于體育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高,體育競技的教學價值及社會影響力也在隨之提升。羽毛球屬于我國的運動強項,但是仍然存在缺少后備力量的表現,對于學生而言整體基礎并不是非常理想。想要推動羽毛球運動持續發展,就必須高度重視基礎人才的培養,高校學生便是重點培養對象。對此,探討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現狀分析及對策具備顯著實踐性價值。
對于高校教育而言,羽毛球運動屬于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運動方式,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并沒有接觸過系統化的羽毛球運動教學,而是停留在相對娛樂的狀態,所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便顯得格外重要[1]。羽毛球運動本身帶有觀賞、娛樂及健身等基礎特性,這也是羽毛球運動成為群眾運動的主要原因。對于高校學生而言,他們也非常喜歡羽毛球運動,所以選擇羽毛球選修課的人數也非常多,但是大多數學生均屬于初學者,并沒有扎實的運動基礎,這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基于教學計劃,優化教學方案,從而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另外,羽毛球教學本身具有系統化、復雜化的特征,教學成果和學生的競賽成績之間有著高度關聯性,制訂教學計劃的目標在于為羽毛球教學奠定基礎框架,同時基于教練員對羽毛球運動的基礎規律形成合理認知,通過教學計劃實現經驗總結,從而實現教學效果的持續提升。
當前來看,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現狀并不是非常理想,羽毛球運動雖然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喜歡,但是羽毛球教學課程在我國起步較晚,很多方面不太成熟,總體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在學習當中,因為它對學生綜合身體素質沒有過硬的要求,不少學校都將羽毛球課程列入教學的選修課程,但是很多學生其實并不能熟練地掌握羽毛球運動的技術。因此,大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增強學生專業能力的培訓,增加學生對于羽毛球技能訓練的意識。這其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3個方面。
現在從學生的羽毛球運動現狀來看,雖然整體參與積極性的表現存在高興趣的特征,都希望可以借助學習實現技術的提升[2],但是由于基礎水平的差異比較突出,再加上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比較突出,尤其是在靈活性、協調性及響應速度方面的差異比較突出,導致教學難度較高。
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內容比較多,涉及到步法、吊球、高球、殺球等多種技術,但是在教學當中羽毛球選項課的課程安排并不是非常多,學習的時間相對較短[5]。因為羽毛球選項課本身的運動技術性比較強,技術要求存在速度快、變化多、競賽激烈及細膩性要求等較高的特征,導致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實現技術的掌握,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
羽毛球選項課的場地設施屬于羽毛球運動的重點環節,當前高校學生對羽毛球選項課的興趣較高,所以參與人數也比較多,但是場地有限[6]。目前來看,羽毛球選項課的學生參與人數都在30~40人,一個場地只能容納4名左右的學生,但是教學人數與場地的要求導致場地必須容納5~6名甚至更多的學生,導致教學場地約束性較強,同時也間接影響到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合作教學的開展屬于課堂教學的重點形式,羽毛球教學期間需要合理應用合作教學這一措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基于可以進行合作的內容采取合作或競爭方式,其不僅可以更好地豐富教學過程,同時還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在羽毛球運動中的參與積極性[5]。在訓練期間可以先構建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借助情境進行分組訓練,期間需要遵從組間異同性,充分發揮傳幫帶的方式,激發課堂活躍度。另外,在教學中可以開展多元化的互動教學,羽毛球選項課教學應當充分展現合作互動形式,以豐富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基于這一需求以釋放展示、分組對抗、過關測試及小組測評的方式開展合作教學,提高學生的運動參與積極性[6]。
在羽毛球選項課教學過程中,為了促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與提升,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開展拓展性教學,促使課堂教學適當延伸,從而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開闊的訓練空間,提升羽毛球運動的基礎能力。在教學期間,可以借助傳接球的競賽,借助競賽方式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也是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可以促使學生的體育綜合運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7]。
羽毛球教學因為場地約束的問題比較突出,室外場館的制約表現最為明顯,混合場館又很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對此,需要及時構建羽毛球教學專用的室內場所,這也是目前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的重點與短期發展方向。傳統的體育館形式建設存在投資規模大的特征,同時在建設后期往往不會單獨當做羽毛球常用場地來使用[8]。對此,需要基于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以改造或者新建的方式構建能夠滿足羽毛球教學的場館。學校方面可以基于實際情況構建簡易性的羽毛球室內場館,場館本身也可以適當加入乒乓球等運動,促使場館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大化體現。
綜上所述,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的重要性較高,在新課程教學環境之下,教師需要有意識地推動學生持續發展,尤其是注重教學理念方面的創新,構建體驗式的教學理念,基于學生的能力現狀不斷地優化與改進教學體系,并優化教學設計,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全新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的運動能力得到持續穩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