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雪
(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云海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小學階段教師應當讓學生做好積累工作,讓學生能夠養成這一良好的習慣。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更要引導學生能夠逐步摸索出適合自身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培養自身良好的學科學習習慣,提升自己的學科學習能力和水平。
課前自主學習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決定學生在課堂聽課的質量,因此教師要非常注重課前自主學習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課前預習,幫助學生能夠養成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僅是在語文這一學科中,在其他的學科也應當進行課前自主學習,這樣在進行課堂聽講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有針對性,提高自己聽課的效率。同時針對學生的課前自主學習成果,學生要敢于分享,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要給予學生進行自我展示的平臺,積極鼓勵學生能夠敢于自我表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1]
比如我們在學習小學二年級語文部編版課文二中紅馬的故事時,在開始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之前,我利用微課為學生制作了相關的教學視頻,讓學生自己在課下能夠根據視頻進行課前自主學習。在教材中能夠標注出字詞的發音,同時能夠在課堂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這樣根據學生通過課前自主學習的反饋,我也能夠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的講解,從而提高整個課堂的效率。我也鼓勵學生在課上能夠分享自己的課前自主學習成果,鍛煉學生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久而久之讓學生能夠養成一個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的習慣,不僅在語文這一學科中加以運用,也能夠將這一習慣運用到其他的學科當中,從整體上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作業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于課堂知識掌握程度理解程度的重要輔助工具,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個人在作業方面的學習習慣,保障學生能夠按時完成課后作業,同時保證作業的完成質量。教師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個人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分層次的為學生布置相關課后作業。利用相關學習軟件要求學生進行線上的打卡工作,通過時間的嚴格要求幫助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督促學生能夠及時完成課后作業。同時針對線上的作業打卡,教師可以及時的給予學生反饋,引導學生進行改正和思考,進一步的提高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2]
比如我們在學習小學二年級語文部編版古詩二首時,在學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相關的作業,要求學生利用學習軟件進行線上的作業打卡。作業內容包括拍攝自己背誦古詩文的視頻上傳到學習app中,以及對古詩文的默寫和題目練習等。在學習軟件中我設置了學生提交作業的時間限制。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按時完成自己的課后作業。我也會及時針對學生的作業給予學生反饋,在線上交流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完成作業的質量,實時輔導幫助學生解決自己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高自己完成作業的效率。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的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科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知識的講解層面,還要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的拓展。讓學生能夠在日常閱讀的過程中進行相應的積累。閱讀的過程是一個自我思考的過程,多層次多方面的開展閱讀能夠幫助學生開拓個人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要進行適當的積累,以便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可以運用的素材。[3]
比如我們在開始二年級語文課程學習之前我就給學生布置了閱讀任務,讓學生自己選擇相關的繪本或者是故事書童話書等進行日常的閱讀和積累。在閱讀過程中對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可以主動的進行查詢,豐富自己的漢字詞匯量。對于一些表達優美的句子可以做好記錄,我也會隨時抽查學生的積累本,讓學生能夠重視這一項長期的閱讀任務。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夯實自己的閱讀基礎,引導學生能夠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是一個奠定基礎的過程,小學語文的學習需要教師更多的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積累能力等,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能夠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面對之后的學習中能夠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