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安徽省太和縣第八中學 安徽 阜陽 236600)
為了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需要教師能夠幫助學生明確正確的方向,提升思政課程的深度。具體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第一,進一步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能夠利用馬克思主義思想、觀念等,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實踐獲得成功的具體原因[1]。引領學生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思想中國化的重要表現,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精神。第二,注重學生的政治認同教育,能夠有效的增強學生的政治認同感,其中,需要培養學生對黨的認同,對民族、對文化以及核心價值觀的認同。這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價值觀和堅定的信念,同時也能夠體現在學生的政治行為與實踐。以此為導向,需要青少年注重自我的發展與提升,并將此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準則之一。
拓展高中政治課程的廣度,可以從兩個個維度入手,第一,學習資源的拓展度,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只要是能夠提升學習效果的教學資源,都可以作為思政課教學內容[2]。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思政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全面的整合,利用多樣化的網絡平臺,比如:微博、新聞客戶端等。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包括職業體驗、采訪等,通過真實的情景,能夠為學生思政課程學習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第二,學生的參與度,具體可以利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與情景,比如:時政熱點進行課堂互動等,構建出一個開放化、民主性的思政課堂。在教學的最后一個評價環節,必須要堅持求同存異,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與探究。
為了構建出一個有深度的課堂環境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創造出一個發揮自身主體性的學習環境,能夠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與自主性。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說與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能夠以問題為導向進行學習,從多方面開闊自己的視野,積累更加豐富的學習經驗,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第二,要引導學生進行辨析式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思考、判斷,能夠通過案例形成思維的碰撞,不斷進行思考與理解,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
第一,需要引導學生設計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題,明確課堂的議題,讓學生能夠通過議題式學習方式,充分將學習內容與生活聯系在一起,能夠讓思政課程充分體現出自身的邏輯性,與此同時,議題式教學模式也是活動性學科課程的表現方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與能力。第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從實踐生活出發,把課堂與生活有機結合在一起,因此,思政課程教師可以引入現實問題,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能夠讓課程內容更加生活化,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與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認識社會。
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思維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創造出一個更有亮點與特色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在一個良好的環境中學習思政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并靈活應用到生活中。其次,要把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英雄人物的榜樣力量,用他們的光輝事跡感動學生、激勵學生,、影響學生,能夠更好的感化學生的思想。叫感動中國人物等作為教學案例,讓學生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能夠培養學生愛國情感與信念。
具體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能夠提升思政課程的課程地位,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課程的核心價值。在基礎教育中,思政課程能夠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任務,與其它課程不同的是,思政課程除了需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教育,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處理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感與道德心,強化學生的國家觀念,能夠幫助學生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與信念,讓學生的人格更加完善,讓學生有自己的信仰與思想,能夠承擔起責任。第二,思政教師要認識到自己的地位,能夠規范自身的行為,充分認識到自我價值,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講原則,用語規范嚴謹,能夠抵制不正確的思想與言論。
具體從兩個方面著手,第一,關心學生,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要始終保持仁愛之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情感身心特征、情感發展等,讓學生能夠把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讓學生能夠感悟思政課程的內涵與本質,感動學生的思想,達到一種師生和諧發展、交流共生的境界,著眼于個體的發展與成長。第二,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熱愛民族,發揮課程的立德樹人的作用,將思政課程作為培養學生靈活的主陣地,應該充分發揮大愛精神與情懷,讓學生能夠愛國家、愛民族、愛他人和愛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