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娟
(江蘇省蘇州國際外語學校 江蘇 蘇州 215000)
識字是語文以及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因此,語文中的識字教學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利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興趣與思考,讓學生能夠克服對于識字的恐懼與害怕心理,發現識字的規律,掌握方法,提升教學效果,為未來的深入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1]。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陣地,提升教學效果最為重要的是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當中,教師應當積極的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教學效果。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尤其是低年級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學生語文啟蒙的重點[2]。因此,教師應當仔細的研究學生,了解學生,從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著手,運用趣味性的游戲教學法,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一年級的識字教學當中,可以在識字聯系中運用游戲的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游戲中加深印象,強化學生對于識字的記憶。部編版一年級上冊的識字(一)教授完成之后,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時候可以運用“埋地雷”的游戲,將生字卡片與其他的空白卡片放在一起,全班的學生逐個翻卡片,翻到有字卡片的沒有認出的接受小小的懲罰,如唱歌,跳舞等等。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后也運用類似的小游戲進行識字的訓練,加深記憶。
小學生大多數處于較為貪玩的階段,按照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在需要發揮學習主觀能動性,繼續記憶的學習內容中,教師要善用精加工策略來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加強效果[3]。所謂精加工策略在識字的教學中有編造歌謠,口訣,通過字形繪制形象的圖形等方式,在教學中要根據具體的字詞結構以及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靈活的運用。
例如,在部編版的識字內容中,很多學生容易混淆“左”和“右”這兩個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認識這兩個字的特點,從造字結構進行以及字義的角度進行詮釋,在記憶的時候,搭配教師編制的小口訣“工人叔叔在左邊,右邊有個小路口”輔助學生,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識字規律,備課的過程中勤于思考,發揮創造性,編制朗朗上口的口訣與歌謠來輔助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同時,這樣的教學形式也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與效率。
識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運用,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會發現學生只能認識在特定環境下的字,很多學生對于課本上單個的字很熟悉,一旦這個字與其他的字組成詞語或者出現在生活情境中就不認識。這是在教學后缺乏運用,未能真正了解生字含義的表現[4]。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也要鼓勵學生積極的拓展延伸,讓學生將在課堂上識記的字運用到生活中去,不斷的練習與強化,達到熟練運用的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每一部分的識字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中進行“尋找xx”的活動,即讓學生在校園環境中尋找所學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字。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提升興趣,鍛煉觀察能力,同時也是強化記憶效果,學習運用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通過家校共育的形式,讓家長帶領學生到超市,商場等環境中,去尋找當天或者本周所學習的字詞,這樣也能夠在營造積極的識字氛圍,同時通過家長的協助,不僅能夠讓學生識記課堂所學的生字,還能夠拓展學習更多的生字。這些在生活環境中所出現的字詞也是學生認識語言文字具體應用的方式。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在當前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教師應當積極的利用趣味教學方法,組織趣味識字策略,提升識字教學的效果。游戲教學,精加工策略以及在生活中的識字練習是趣味識字教學的重要途徑。除此之外,教師要積極的發揮創造性,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創造更多貼近生活,啟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效果的趣味教學形式,提升學生的識字興趣以及在生活中進行觀察與應用的良好習慣,為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