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包文軍
(吉林省通榆縣四井子學校 吉林 通榆 137200)
我國有句古語叫做“巧婦難做無米之炊”,這句話用在寫作上非常恰當。小學生要想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首先就要有一定的材料積累,只有積累足夠的優美語句和詞組,才能寫出優秀的文章。作文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就必須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對作文素材多進行積累。雖然我國的科技發展飛速,但小學生年齡尚小,對社會接觸不多,在寫作時就會很困難,很多小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還是流水賬形式。這就需要教師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小學生學會拓展自己的視野,在生活中進行素材積累,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我國有一句古話叫“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其中表達的意思就是只有增加閱讀量,才能提升語文的綜合素養。只有增加閱讀的量,才能將書中的變成自己的知識,讓小學生通過閱讀各類書籍,增加各類個詞匯,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生在增加閱讀量的同時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1.1 在閱讀過程中應越遇到比較優美的語句,小學生應該學會隨時隨地做筆記,然后將自己記錄的語句進行歸類,方便日后細細品味。小學生在閱讀名家名篇時,應自行觀察作者寫作手法和技巧,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中的精華。
1.2 現在很多家長或者學校都會幫小學生訂閱一些文章或者報刊,這類文章都是對小學生非常有益的。小學生在閱讀時要仔細觀察,將對自己有益的知識及時標記,這樣才能方便日后查找。在小學生的練習題上都會出現一些例文,這些例文都是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教師應該引導小學生仔細閱讀例文,對文章的語言、用詞和文章結構都要進行仔細分析,對其中不錯的地方可以進行借鑒,將文章轉換后變成自己的知識,也能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1.3 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在讀完一部作品或者看完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影視作品后,寫對這個作品的觀后感,讓小學生通過描述事情的經過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還能鍛煉寫作能力。
1.4 隨著我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小學生對電子產品的熟悉程度已經不亞于成年人。教師或者家長不應當一味的阻止,應該適當鼓勵小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更多的咨詢。教師可以鼓勵小學生多利用網絡查閱資料,然后及時進行記錄。很多小學生在網上查完資料,隨手一關電腦什么都沒記住,下次在需要還得從新查,這樣就會浪費很多的時間,對小學生的知識掌握也沒有任何幫助。小學生應該養成隨手記錄的習慣,不僅方便下次查閱,還能鞏固小學生的記憶。
1.5 在小學階段,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對學校還是沒有興趣,很多學生在家就喜歡看電視,這是很多家長都很困擾的一個話題。針對這種現象,家長不能強硬的阻止,不然可能會適得其反,讓小學生越來越好奇,更像看電視。家長和教師應該讓小學生平時可以看一些《最強大腦》或者《詩詞大會》這種節目,既能滿足小學生看電視的欲望,又能讓他們增長課外知識,這種電視節目看到久了,也能對小學生的寫作產生一些有利的影響。
2.1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接觸社會的時間較短,寫作的素材相對比較匱乏。很多小學生在寫作時都會覺得沒有什么可寫的,一提到寫作就會抓耳撓腮,這就是小學生平時沒有留意身邊的事物,也沒有留心觀察,導致寫作時找不到題材。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鼓勵小學生懂得觀察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學活從生活中搜集材料。小學生的觀察不能只拘泥于用眼睛看,還要用鼻子問問味道,用手摸摸質感,讓小學生學活調動所有的感官對事物進行觀察,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寫作能力。
2.2 作文本身就是小學生對生活的另一種詮釋,讓小學生將生活中的各種體驗和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小學生只有切身感受,才能讓自己的文章更加真實和生動。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或者活動中,要著重培養小學生積累生活經驗的能力,讓小學生學會熱愛他們的生活,提高對生活的參與度,這樣才能為寫作積累更過的素材。
例如:每年開春的時候,校園里的景色都會非常迷人,教師就可以組織小學生王在校園中進行仔細觀察,遇見草坪就可以鼓勵小學生用合適的詞匯形容,看見盛開的鮮花也要積極發言。讓小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搜集更多的寫作素材,這樣既能提高小學生的觀察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總而言之,寫作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只有在對素材形成足夠的積累,才能寫出更好的作文。教師要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引導小學生觀察事物一定要仔細,只有觀察的足夠清晰,才能找到恰當的語言進行描述。認識事物要全面,形式化的觀察是根本不能達到搜集素材的目的的。小學生還要學會調動自己所有的感官去感受事物,只有通過視覺、味覺、嗅覺和觸覺同時感受,才能全面了解事物的真實性,這樣就能幫助小學生加深對事物的認識。小學生在實際寫作中,要將生活中認識的新鮮事物融入到自己的寫作素材中,這樣才能在提高自己寫作能力的同時讓其他方面也能得到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