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 云南民族大學 中印瑜伽學院(國際太極學院)
全民身體素質,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主要表現,全民健康,是保障國家、社會進步、發展的主要基礎。2021年7月國務院發布《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該計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體育強國建設,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充分發揮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展示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的綜合價值與多元功能。切實可行的促進國家全民健身的開展與發展。健身瑜伽,作為當前大眾體育中備受關注和喜愛的健身項目之一,隨著社會中的發展和傳播,逐漸也在高校的社團、課程中開始萌芽,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關注。健身瑜伽在高校中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放松學生身心,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等方面皆有較大助益。
自國家提出要將體質測試納入中考要求后,學校便對所規定測試項目格外引起重視,紛紛加大教學和訓練力度。不論是對于考試成績還是提高身體機能,均起到了促進作用。但這種應試化的教學模式,并不能完全激發且延續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甚至是對終身體育的理解。體育運動所表現出來的體育精神更是當代學生所需要的,如體育中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不服輸、不放棄的精神,對規則的遵守和敬畏精神,彼此平等、尊重、合作的人文精神,從基本的身體機能層面提升到終身體育的文化層面,養成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高校體育是學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提高身體素質、加深對體育的理解、養成終身體育理念的重要階段,在此期間,著重要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而教,讓能讓體育教育回歸到它應有的價值軌道,堅定學生終身體育的理念,促進人的生命的終身發展。
新時代的大學生是祖國未來中流砥柱,要積極、正向實現自身社會價值的重要保障是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就當前的現狀來看,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仍然處在偏低的狀態,因此,高校的體育教育應格外重視培養、加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通過健身瑜伽中體式的鋪墊基礎教學內容,了解身體的運動模式、發力方式、內在機制,起到調整學生身體形態、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進而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既要重視身體美、更要關注心里美。再配合冥想和呼吸法等內容的練習,減少學生心理壓力、緩解緊張、內在焦慮,調節壓抑、煩躁、沮喪等負面情緒,調節心肺功能、呼吸系統的免疫功能,提升學生專注力、緩解身心壓力,多角度提升學生身心素質。
教育理念是教育實踐的先導,高等教育應順應時代的要求,追求更高質量、更公平、更全面、更具個性的高質量發展。教育部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指出:要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這個信息化高速化發展的時代,高等院校肩負著培養綜合實力較強、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的責任,對高校教育的改革和發展都展現出更高的要求,要保障基本身心健康同時促進積極社會的發展,滿足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符合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理念,提高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人才。健身瑜伽作為新興體育項目在高校中開展,恰好符合高校體育的新發展、新要求,緊隨時代的發展和潮流,促進學生身體和心理同步發展,健全、完善高校體育教育內容,豐富學科類型,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
目前為止,全國開展健身瑜伽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數,通過舉辦、參與各類線上、線下的論壇、世界瑜伽日等活動,對健身瑜伽的推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全國各地都在不同程度上舉辦的各類健身瑜伽公開賽、總決賽、俱樂部聯賽等賽事,同樣對健身瑜伽的推廣大有助益。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響應國家“全民健身”號召,充分發揮高校服務社會的功能,在健康中國的理念引導下,讓更多人了解瑜伽、走進瑜伽,積極加入到全民健身行列。高校作為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重要平臺,將更有助于推動瑜伽本土化、中國化,對促進全民健身方面起到正向引導作用,這對于對高校健身瑜伽的建設與發展起到的良好的推動作用。
目前瑜伽市場較為混亂,市面上多數都是瑜伽教練短期速成班,且以體式教學為主,所培訓的內容片面,缺乏專業理論知識支撐;教練的資質不一,缺乏統一性和專業性,導致技術輸出時的差異性,教練教學水平良莠不齊,學生所吸收的知識也參差不齊,甚至是錯誤的知識;市面上的瑜伽教練多數都是社會培訓,并沒有經過專業學習、具有學歷的資質的教練,整體學歷水平偏低,缺乏專業的教育和培養。高校瑜伽專業的設立,從多角度、全方位的培養學生全面認識瑜伽,目前所培養的全日制本科瑜伽方向的學生中,已有多數學生參加各類活動的演出、多項賽事,并通過寒暑假實踐活動積極參與到社會的瑜伽實踐中,學生將所學知識和自身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推動瑜伽市場的發展,逐步趨向專業化、正規化,助力健身瑜伽在全國的推廣,從而推進了瑜伽中國化、瑜伽本土化的進程,也體現了對瑜伽市場開發起到了良好的實踐作用。
瑜伽課程在高校的開展,意味著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需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去了解和看待瑜伽課程。瑜伽不僅可以滿足高校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需求,而且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鍛煉。目前高校開設瑜伽課程均處于前期探索階段,多數課程均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且教學內容多以體式教學為主,課程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不夠深刻全面。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針對專業的教學內容理論基礎、專業技術實踐均有體現,且兩者之間相互穿插并不獨立教學,理論聯系實踐,讓理論更好的指導于實踐,在實踐中反應理論知識。對瑜伽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改革,提升瑜伽課程的價值,促進高校健身瑜伽的發展,對瑜伽課程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在全民健身理念的引導下高校開展健身瑜伽的意義格外凸顯。在此過程中保留經典的教學內容、學習前沿思想和動態并結合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全方位提升高校健身瑜伽開展的質量與效率,助力高等體育教育的發展和改革,促進高校健身瑜伽的推廣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