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濤 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
健美操作為目前廣受大眾喜愛的一種運動形式,已經成為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健美操運動既可以提升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團隊協作以及人際交往能力,與此同時,其具有極大的審美價值,對于培養學生的基本審美素養具有一定助益。然而就目前我國高校的健美操教學現狀來看,其仍存在一系列有待改進的地方,如教師未能準確意識到健美操教學的審美目標,教學方式過于陳舊等,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的審美需求。更有甚者,會導致學生對于健美操學習失去個人興趣。就健美操運動自身而言,其不僅具有明顯的外在形體動作美,更具有促使人朝氣蓬勃的內在精神美,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基本的審美素養具有重要作用[1]。
健美操最為明顯的美學特點之一即在于形體美,無論是畫家作畫,還是雕刻家雕塑,對于人體構造皆有一定審美性要求,以著名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為例,其身形體態健美且肌肉飽滿,充滿鮮活的生動力,給人以直接的審美體驗。健美操運動亦是如此,健美操運動員們經過長期以來的科學訓練,身體曲線優美,外加之健美操運動的多種優美動作使本就極具形體美的健美操運動員的形體之美更加突出,給觀賞者以直接性的審美體驗。與此同時,在運動員進行健美操運動展示的過程中,外界環境氛圍加以烘托會給受眾以間接性的形態之美,讓人感受到生命力的迸發與昂揚。
就健美操運動的本質而言,其屬于藝術舞蹈的一種,具有明顯的動作美特征。在健美操運動的訓練課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柔韌性以及平衡性要求較高,這均是為提高學生的動作美。通過日常訓練,健美操運動員對于自己身體個關節部位的控制力大大加強,進而可以完成諸多需要技巧型的高難度動作,而這些動作往往都是經過精心設計而來的,能夠給觀眾以及評判人員以極佳的視覺沖擊力與審美性體驗[2]。與此同時,不同的健美操動作所隱含的內在含義以及其帶給觀眾的審美體驗都是不同的,通過健美操運動員們的互相信任與合作,能夠為其更添一份魅力。更何況,健美操運動的許多基本性的步伐以及動作本身就是對運動員身體的基本素質的展現,極具美感。
健美操運動既是目前廣受大眾喜愛的健身運動,也是一項競技類體育項目,健美操運動員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身體姿態甚至穿著打扮以及個人形象氣質都是判斷的標準之一,而上述個標準內容的整體呈現就是健美操運動的表現美,這是健美操運動身體特征的重要內容,也是帶給觀眾審美體驗的重要標準[3]。除此之外,健美操的活力美亦是其審美特點之一,所謂活力美顧名思義即是指運動員在進行健美操動作展示時,與活潑歡快的音樂節奏一起展現出了的生命力的張揚與青春的律動之美。
健美操運動所蘊含的美學除了顯而易見的外在形體美、動作美與表現活力美之外,其內在所展現出來的精神美亦是健美操運動的重要審美特征。一般而言,從事健美操運動的群體以年輕人為主。在進行日常健美操運動鍛煉的過程中,需要運動員有堅強的毅力以及飽滿的精神面貌。而這種精神面貌在進行健美操展示的時候會進一步彰顯,觀眾以及評判人員通過健美操運動員堅定的眼神以及面帶微笑的面部表情感受到意氣風發的精神力量,通過運動員干凈利落的健美操動作展示感受到昂揚向上的生命力,這都是健美操運動自身所具有的精神美。
依照目前我國高校的健美操教學狀況來看,盡管健美操專業的普及速度以及廣度都較為樂觀,但是對于健美操中所蘊含的審美性因素的教學并未有明確的目標規定。因而,大多數教師往往都是嚴格依照《全國健美操大眾鍛煉標準》進行套路式教學,未能意識到審美因素教育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傳授健美操動作要領以及動作標準,忽略了對于學生個人心理素質以及體育道德的教學,無法通過進行健美操教學實現更加全面的教育目標。最后,部分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恪守陳規,對于學生參加課外健美操社團及比賽的行為令行禁止,導致學生缺乏學習健美操運動的自主性與積極性,更談何對健美操運動中的美學因素進行學習了解[4]。
為優化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美學因素的滲透,相關健美操教學工作者首先必須改變自己以往陳舊的教學觀念,將美學因素教育納入健美操教學的教學目標之中。具體而言,首先應該使相關教育者深入了解健美操本身所蘊含的諸多美學因素。對于動作美、形體美、表現活力美以及精神美進行清楚認知,并在此基礎之上建立教學目標,通過健美操教學培養學生的身體與形體健康之美、運動與藝術形式之美等。與此同時,教師在日常進行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明顯突出自己對于健美操審美價值的重視,從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與個性發展需求出發,培養學生堅毅的人格品行以及基本的審美素養,并不斷引領其在健美操運動中將各項美學價值展示出來。
健美操運動的審美因素的重要內容即在于外在形體美與動作美,沒有標準美觀的健美操動作以及優美的體態,健美操運動的美學素養便是一紙空談。因而,高校教師在進行健美操運動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重視健美操運動的形體美與動作編排美。具體而言,首先相關教師應對健美操基本動作予以足夠重視,培養學生的柔韌性與平衡性,從而為后續健美操動作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教師應努力傳遞健康美的相關觀念,防止學生過于追求體態苗條而導致自身身體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并對那些身體形態不夠完美的學生予以鼓勵支持,增強其學習健美操運動的自信心,在健美操運動的過程中樹立正確審美意識并塑造健康美麗形體[5]。最后,教師應不斷進行創新思維,在科學合理的基礎之上對健美操運動動作進行編排,更好的展示健美操運動的美感。
教師在進行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點強調對于學生精神美的培養。具體而言,首先教師應該培養學生逐步建立其必要的審美意識,使學生充分了解到健美操運動本身所具有的審美因素,領略健美操運動的藝術性。將以往學生被動機械背誦記憶健美操運動動作轉化為自主有意識地欣賞健美操運動所蘊含的動作美,培養自身精神美。與此同時,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技術性以及技巧性的知識傳輸之外,更應該向學生傳遞一種態度積極向上,努力拼搏奮斗的精神。在進行健美操運動表演時,提醒學生重視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及精神面貌展示,鼓勵學生將自己在健美操運動學習中所感受到的精神美進一步傳遞給大眾,賦予健美操運動以更加積極的內涵與意義。
總而言之,健美操運動作為一項體育健身運動不僅可以強健學生體魄,同時具有豐富的審美韻味,極具藝術性體驗。相關高校健美操教學工作者在進行健美操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挖掘其審美因素,進行審美滲透教學。除了外在形體美、動作美之外,將精神美納入教學范圍,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