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平
(遼寧省大連市第十三中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在高中學習階段,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相對于地理學科,學生更把精力放到了其他學科上,教師要端正學生學習地理的態度,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心態。要端正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心態,必須培養學生對于高中地理的興趣。信息化教學是依賴于社會迅速發展的信息工程,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形式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繪聲繪色的展現在大熒幕之上,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學習當中接受到趣味性,從而讓學生更加愿意自主的參與到高中地理課堂當中,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改善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環境。而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探討和交流在信息化地理教學當中所學到的知識,完善學生的知識層面,幫助學生在學習高中地理是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注重個體差異,建立良好分組。教師在實施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學的時候,要提前觀察學生的學習水平。從而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分組,然后學生在分組當中都能發揮好自己的作用,從而一起提升自己地理知識水平的同時,也幫助他人提高地理知識水平。拋卻知識水平外,教師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學習興趣相同的人放到一個小組當中,從而更有利于組內人員的交流與探討,提升學生高中地理學習水平。[1]例如:在學習“宇宙中的地球”這一課地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利用班級的多媒體信息化來給學生創建一個場面比較宏大的有關于行星地球的知識視頻,震撼學生的心靈。然后問問學生對于地理理解的含義以及在初中時候接觸地理的知識層面,根據學生的回答以及見解,從而確立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水平,幫助學生分成4~6人為一組的小組,讓成績和學習心態比較好的學生去協助一些地理知識水平比較差的一些學生。既讓地理知識水平比較差的學生學習到了地理知識,也鞏固了地理知識水平比較好的學習印象,使學生的地理水平共同提高。
2.2 改變傳統教育模式,營造良好合作學習氛圍。傳統的高中地理課堂往往缺少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與同學之間相互的合作,導致教師在講臺上強硬的給學生灌輸生硬的地理知識,這并不利于學生培養良好的地理思維,也不利于學生之間通過良好的溝通構建合作關系。教師在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學當中,要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增加課堂上的趣味性,同時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減少學生學習高中地理的壓力,在課堂之上也要鼓勵學生去進行合作學習,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2]例如:在進行問題研究“為什么市區氣溫比郊區高?”這一地理趣味相問題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一生活當中的問題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問學生家住郊區還是市區,然后在市區和郊區的學生中選出一個代表來說出各自生活當中一些問題。說出問題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搜集到的原理視頻,告訴學生氣溫差距的原理,提高學生學習的專注性,從而也有利于幫助市區以及郊區的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營造一個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2.3 傳統與信息相結合,促進學生知識交流。教師在基于合作學習的高中地理信息化的教學當中,要注重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生在進行合作模式的信息教學往往會被有趣的內容所吸引,從而忘了記筆記,導致學習過后,學生對于地理知識只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制定記筆記的學習任務,然后讓學生之間進行筆記交換,從而來完善相互在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學當中所學到的知識。[3]例如:在學習“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這一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在信息化教學當中時時刻刻的提醒學生去把熒幕上的地理知識記到自己的筆記本當中,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之間進行筆記交換,來補充自己所記錄的地理筆記,幫助學生完善地理知識,吸收他人思維的優勢,從而更好的去建立合作模式的信息化教育課堂。
綜上所述,基于合作模式學習高中地理信息化教學時,要注重個體差異,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分組,改變學生心中地理的傳統地位;改變傳統的地理教育模式,幫助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學習地理的氛圍;最后,教師要注重傳統教育模式與信息教育模式相結合。促進學生知識的交流,幫助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合作意識,從而共同提升地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