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貴
(廣西南寧市新際路小學 廣西 南寧 530000)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的同時對數學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由于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如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等,數學教學存在許多問題,難以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鑒于此,數學教師要注重構建高效課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性。為了實現當前這一目標,數學教師應當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創新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密切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投身于數學學習活動中,進而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生本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符合素質教育的發展需要,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發揮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 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小學數學教學的角度來講,教師要高度重視生本理念,緊緊圍繞學生的需求展開相關教學活動,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極大調動。同時,教師要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交流,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優化,從而達到構建高效課堂的目的。
1.2 提高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參與度。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生本理念的引入,對數學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生的需求,采用課堂提問等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鼓勵和引導學生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同時強化師生間的互動,保證學生緊隨教師的教學步伐進行學習,這樣既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又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體現。
問題驅動的內容,是決定問題驅動效果的關鍵因素。教師唯有本著“以生為本”的原則,精選問題驅動的內容,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問題驅動的作用。問題驅動的內容,不僅要以教材教學目標為焦點,還要以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參考。倘若問題驅動的內容超過學生的認知能力,那么,學生就會“驅”而“不動”。反之,倘若問題驅動的內容低于學生的認知能力,那么,學生就會“動”而“不驅”。因此,在問題內容的選擇方面,教師要多花心思。
“線段”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中的一部分教學內容。這部分教學內容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用直觀、描述方式認識線段的特征”。圍繞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小學二年級學生已經能夠準確辨認基本幾何圖形的實際學情,筆者設計了這樣一些問題:(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了一些長短不一、粗細不一的線段)請同學們仔細認真地觀察這些線段,并說一說這些線段有什么共同特征?有學生說,這些線段都非常筆直,也有學生說,這些線段都有兩個端點……當學生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出線段的基本特征之后,筆者又借助“問題”進一步驅動。問題如下:同學們,教室里的黑板邊、桌子邊、講臺邊,我們都可以將它們看作是線段。那么,請大家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在實際生活中,哪些事物,哪些地方也包含一些線段呢……
要想讓小學生對數學知識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就要采用游戲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進行重點整理和規劃,形成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教學體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通過構建完善的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提高思維品質,體會學習的樂趣.為此,教師首先要制定出學生比較喜歡的游戲形式。為了讓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更加合理和高效,教師就要以形成良好的游戲教學情境為重點,對學生進行調查,并記錄和總結出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教師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生比較喜歡角色扮演的游戲學習模式。在角色扮演游戲學習模式中,教師引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更為主動地開展數學知識的規劃和分析。
比如,在進行“相遇應用題”教學時,為了鞏固所學內容,教師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游戲模式,讓學生分別扮演快車和慢車,根據不同題目,表演出運動的過程和結果。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機會,也讓學生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頭腦更加活躍。
綜上所述,基于生本理念的背景下,數學教師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立足于學生當前的學習特點和整體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數學教學工作。同時,數學教師要意識到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性,根據當前數學教學的要求,注重創新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積極轉變數學課堂的教學理念,在保證數學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進而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