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昐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實驗小學 安徽 六安 231300)
古人云:知識源于生活,數學知識也不例外。生活情境的融入對學生的整體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僅能學習到數學知識,還能提高孩子們的實踐能力。在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去學習,對于學生有著重要意義,對學習數學有很大的幫助。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教師通過生活情境更能讓學生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生動形象地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喜歡數學,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教學實例。
1.1 生活情境的內涵。生活情境指在教學過程中,以知識為理論基礎,結合生活相應的生活背景進行教學實踐。小學生處在人生接受教育的初級階段,對外界事物的產生完全不了解,這個階段的小學生急切需要補充豐富多彩的知識,了解這個世界。生活情境與小學數學完美地結合,將學生與日常生活元素加入小學數學的學科進行學習,讓小學生在學習小學數學學科中了解和認知了更多的知識,對于他們的成長有較大的影響,符合這階段小學生的特點。通過應用生活情境的元素,為課堂創造活躍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對學習數學學科的熱情,為學生學習數學學科的掌握做了更好的鋪墊。
1.2 生活情境的價值。只有在生活情境下,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才能體現學生的價值,熟練運用生活情境進行小學數學的輔助教學,能夠指導學生把數學帶入生活中,不僅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也能讓學生們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他們能力。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如果拋開生活情境的元素,那么就變成應試教育,讓數學喪失了它自身的意義。而加入情境元素,反而使得更加貼入生活,不僅體驗了生活的本身,還讓學生學習數學恢復了自身的意義。
2.1 導入生活情境,培養學生思維。針對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而言,不僅需要幫助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更需要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思維判斷能力。只有做好學生思維的養成,才能幫助學生更好認知問題,驅動其展開自主學習。所以,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展開教學,使得學生在更為熟悉、更為趣味性的內容下快速理解知識內容,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只有幫助學生發現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使用,才能更好挖掘數學魅力,培養良性的數學思維。例如,“位置”是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點,為了更好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能過分刻板,而是要積極聯絡學生的學習生活,加強對生活情境的導入。對此,教師可引入一個生活小數學游戲,將教室以及學生的座位設置成一個簡易的坐標系,然后選取兩位同學上臺,教師通過坐標系的方式說出了學生所在的位置,使得學生更快精確找到同學。隨著游戲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學生也能夠掌握這一坐標系“找人”的方法,也在潛移默化間理解了位置學的意義,使得學生更好感受到來自生活中的實際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強化了思維和判斷,達到了綜合性的教學效果。
2.2 創設生活情境,拉近生本關系。縱觀所有的小學教學課程,小學數學是一項難度較大、學生容易產生厭倦與畏懼的心理,對此教師要積極在教學中創建生活化情境,幫助師生之間拉近學習的距離。同時,根據我國新課改的要求指示,教師需要轉換教學的思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使得學生能夠更為深入淺出地學習知識內容。在生活化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持以教材為本的原則。部分教師為了盲目追求生活化的元素,反而與教學的要點以及目標背道而馳,所以必須拉近學生生活和教材之間的關系,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2.3 在生活中應用,領悟數學的價值。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是數學的價值所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得數學知識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的公式和數字。在數學課堂中呈現生活情境,促進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充滿干勁,在創新意識的引領下,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具體問題的解決中。只有在生活中應用了數學知識,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學生才能意識到數學學習對自己生活的重要性。不再以單純的練習題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而是強調在靈活應用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包括針對生活現象的觀察、數學問題的分析,以及具體的數據收集、統計、整理和探究過程。
結合以上闡述,在分析生活化情境教學方法應用過程,教師要不斷加強專業能力,要重視提高對于生活化教學方法的應用效率,從而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應用水平。希望結合進一步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從而實現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