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奕
(江蘇省昆山市玉山鎮同心小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從現階段情況來看,教育制度改革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小學生對世界充滿著好奇,教師要抓住他們身心特點,以興趣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對于情趣教學模式而言,為了確保達到教學目標,要和學生自身情況結合在一起,在快樂中學習,不斷優化課堂效果。
首先可以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教育制度改革在不斷推進,但是小學語文教學依然采用傳統方式,傳授大量理論,導致學習效率不是很高。有效應用情趣教學模式,學生會感受到語文學習中的樂趣,從而自主參與進來,在課堂上表現的更加活躍。其次符合學生自身需求。小學生認知能力較低,一味的講授很難理解知識,對于他們而言,興趣是最重要的,減輕自身學習壓力,保持濃厚的興趣,不斷提升自身學習水平。最后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往學生遇到問題時都是向教師求助,不會開動腦筋去思考。在情趣教學模式下對學生進行引導,有利于激發出創新思維,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由此可見,將情趣教學模式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重要意義[1]。
從目前情況來看,小學語文教學問題較多,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發展的需求。教學方式單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依然是以理論講授為主,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形成定勢思維,限制了個性化發展。學生學習能力有所差異,在教學中如果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那教學質量就會大打折扣。忽視學生主體地位。教師在課堂上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走,沒有發揮出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得學習水平很難有所提升。最后考核方式不合理。在應試教育制度下,考核以考試成績為依據,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考核,最終結果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無法反映出學生自身學習情況,所以要進一步完善[2]。
3.1 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以轉化為學習動力,從而表現的更加積極。在學習《找春天》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激發出學生興趣,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會看到什么呢?”學生回答:“路邊的小花、風箏、柳樹發芽。”再引入課文學習,不僅接受起來比較容易,而且學習中會充滿樂趣,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積極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興趣,所以要從興趣入手去做,激發出學習熱情,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進去。慢慢的學生就會轉變對語文的看法,不再是單純文字敘述,其中包含了很多有趣的內容,只要認真探究就可以發現,不斷提高自身學習能力。
3.2 小組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式,學生會主動參與進來,營造出良好學習氛圍。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課堂上提出問題進行討論,鼓勵每個人都要發表看法,在交流中提升學習水平。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要總結,對問題做出正確解答,讓學生和他們給出的答案對比,便于更好的去改進。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為學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機會。每個人思維方式不同,所以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會有所不同,在小組合作中相互學習,促進良好思維模式的形成。通過調查發現,和傳統課堂模式比較而言,學生更喜歡小組合作學習,參與性比較高。
3.3 聯系實際生活。只要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語文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因此在教學中要和現實生活聯系在一起,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傳統節日》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和民間風俗,激發對傳統節日的熱愛之情。為了更好的進行學習,可以和實際生活聯系在一起,根據自身體驗來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例如春節貼對聯、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背后有著深意,鼓勵學生去探究,有利于強化學習效果。當學生處于生活中時,思維是非常活躍的,有利于激發出創新意識。觀察生活將理論和實踐聯系在一起,對所學知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3]。
綜上所述,對情趣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從興趣入手提高學習學習積極性,培養自主探究能力。認真分析學生身心特點,創新教學方式,不斷改善課堂效果。有效應用情趣教學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