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珍
(福建省武夷山市崇安小學 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幾何直觀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創造性,是一種很重要且有用的數學教學方式,在小學生學習數學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使用直觀的教學工具,讓小學生自己進行觀察和總結,能夠提高小學生的代數思維,也可以讓小學生不斷地思考,使得數學課堂氛圍非常好。用直觀的圖形來解釋題目問題,能夠培養學生空間的想象力,讓小學生能夠很直觀地找到其內部的關系和結構。
1.1 小學數學老師引導小學生多觀察生活。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的幾何圖形,老師要引導小學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善于觀察生活,通過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圖形進行總結,積累大量的與數學知識相關的生活經驗,通過觀察生活,培養空間上的觀念。在小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時,就很容易培養小學生這方面的感覺,除此之外,老師要多加訓練小學生的想象力,因為幾何直觀同樣離不開小學生腦中的想象力,在很多數學問題解決中,都需要小學生把圖形在腦中進行補充,提高小學生的幾何直觀后,就非常容易提高小學生的這一思維。
1.2 數學老師要教會小學生使用畫圖解決問題的方法。要讓小學生學會用畫圖的方式解決問題,首先就要讓小學生掌握一些平面圖形以及幾何圖形的畫法,比如三角形、長方形、等的畫法,要求每一個小學生一邊畫圖一邊思考如何解決問題。在平日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在指導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教小學生學會用畫圖的方式去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和方式使小學生能夠真正地體會到畫圖能夠為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便捷,同時能夠在畫圖的過程中產生解題的想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就要讓小學生形成能畫圖解決問題就盡量用畫圖的方式去解題的觀念,其通過畫圖使得數學問題變得簡單、直觀,同時通過畫圖使小學生的代數思維產生。
1.3 在數學課堂上讓小學生多參與課堂的活動。將探索幾何圖形的解題方式運用到數與代數的解題方式上,讓小學生在解決相關題目的時候能夠經歷“先大膽猜想,然后進行畫圖解題,最后進行驗證自己的猜想和所得的結果”這一過程,通過畫圖從而找到其內在聯系,從而將題目中的未知轉為自己解題的已知條件,可以讓數學問題能夠得到很好地解決。借助畫圖,認識和發現題目中所隱含的關系,使得題目的已知條件增多,在這樣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學會解題的方式,通過幾何直觀尋找各數之間的關系,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這一思維。
1.4 小學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要多使用數學模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數學老師在講課時,在能夠利用數學模型講課的內容中盡量使用數學模型進行講課,從而通過幾何直觀培養小學生的這一數學思維。在數學課外下,老師要多讓小學生去親手制作一些立體圖形。
比如正方體和長方體,讓小學生通過自己用手做動幾何圖形,提高小學生在空間上的觀念,讓這些圖形在小學生頭腦中有非常深刻的記憶,使得小學生頭腦中的空間想象力的大提高,從而促進小學生這一思維地不斷發展。
1.5 在數學課堂上多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運用幾何直觀、幾何解釋,能使得小學生的思維變得廣闊,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小學生對知識的認識,能夠幫助小學生提高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小學生數學老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通過多媒體展示一些直觀和形象的圖形來加深小學生的理解。小學生通過觀察多媒體上展示的圖片,得到相關的結論,使得小學生的這一數學思維得到提高,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加快小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速度,同時也能使小學生學會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作為一名小學數學老師,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一定要用心,不僅要教會小學生相關的知識,還要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要幫助小學生真正地理解數學,使小學生對學習產生欲望,從而在學習上變得主動。
1.6 重視小學生在課上和課下之間的交流合作。新課程改革下要求重視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合作地學習,在課堂的教學中,老師要多關注學生,要在課堂上多去提問學生,使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很集中,也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數學老師可以通過引導小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將知識的重點和難點變得清晰且容易理解。
比如在學習“分數乘法”時,主要是要讓小學生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可以讓小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尋找解題的方法,使得小學生學會與其他同學合作,從而使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同時也讓學生的地位和作用在課堂上得到發揮,小學生在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運用幾何直觀的方式能夠把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非常簡單和直觀,讓學生能夠快速地解決數學問題,并在解決數學問題時學會畫圖,使數學的學習變得非常有趣且簡單,從而令學生越來越喜歡學習,培養了小學生的代數思維,同時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