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曼
(新疆博樂市貝林哈日莫墩中心學校 新疆 博樂 833400)
由于小學生十分容易對有趣的知識內容產生學習熱情,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不能一味的將課本知識進行灌輸,而是需要結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與學習水平,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將知識變得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接受,能夠激發學生的思考學習興趣,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樣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小學數學知識比較的抽象和復雜,但實際上來源于人們的現實生活,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非常貼近,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注重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運用,這樣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確保實現良好的教學成效。
小學生的年齡小,思維發展還處于初級的形象化階段,他們在面對那些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時,在理解學習上會感到很吃力,并且也難以調動參與學習的熱情,教師將教學內容單純地講解給學生,忽視了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之間應該是緊密聯系的,這是數學新課標中明確要求的,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到教學中,這樣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愛好會更加符合,學生的學習熱情顯著增強,可以用更加淺顯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真正將數字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對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探究,他們一定會變得更加熱愛學習數學,數學學習水平也會取得不斷的進步[1]。
2.1 巧妙引入生活實例,充分調動學習熱情。小學數學教師在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的重要引導者,教師的教學能力水平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最終教學效果,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注重生活化教學理念的研究,積極探索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設計,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可以巧妙引入相關的生活實例,當學生發現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如此貼近時,就會對減少對知識的陌生感,充分調動了學習熱情,確保了課堂的參與度,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升[2]。例如,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圖形”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事先準備好的魔方、積木、彈球、小紅旗的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展示出來,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說一說這些物品都是什么形狀的,這樣學生就會迅速進入到學習狀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從而掌握了關于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等數學知識,達到了教學目標。
2.2 創設生活化情境,化抽象為生動形象。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在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引導下,需要改變以往一味地枯燥講解的教學方式,可以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生活化情境,使得學生充分參與到相應的學習情境中,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學生可以學習更加生動形象的知識,促使他們可以更好的理解與思考,突破數學學習中的難點,最終可以更加輕松高效的學習數學。例如,在“克和千克”內容的教學中,就可以聯系生活中超市購物的情境,比如貨架上標注白菜的價格是每500克1元,大米一袋10千克售價是30元,這樣學生就會對數學產生加深了印象,對這兩個重量單位有了一定的認識,并且也感受到了這樣學習數學的趣味性,這樣就通過小學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2.3 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做到學以致用。數學學科的教學不是為了讓學生應付數學考試,考出一個較高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運用的實際生活中,真正將數學作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一個好工具、好幫手,所以小學數學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實踐活動體現生活化,真正讓數學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做到學以致用[3]。例如,在“學看鐘表”內容的教學中,就可以準備一些學具鐘,讓學生動手撥動指針,撥出指定的具體時刻,比如11時40分,或者撥出每天的放學時間,這樣的活動一定會吸引學生參與,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做到學以致用。在布置課下作業的時候,還可以要求學生課下自主設計喜歡的鐘面,最后評選“小小設計師”,展示優秀的手工作品,這樣也是生活化教學運用的重要方式,學生不但掌握了數學知識,其他方面的綜合能力素質也會得到鍛煉和培養。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教學活動與生活密切聯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通過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方法,運用能夠讓學生接受和喜歡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增強數學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