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斌
(江蘇省寶應縣安宜實驗學校 江蘇 寶應 2258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我國教育逐漸注重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及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生本教育啟示我們“學生永遠是教育的主體”,“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才是最適合目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授課模式。在此模式下,初中英語教師必須結合特殊的學科特點,與學生友好相處,為學生提供輕松愉悅的英語課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盡快接納新事物以及新知識,提高學習成績,而且可以促使教師以更加輕松快樂的心情進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初中階段是學生從悠閑的小學學習狀態向成熟的主動學習狀態過渡的關鍵時期,學習任務較重且學習內容較難,學生很難迅速適應新的學習模式,也很難在開課前五分鐘進入其他科目的學習狀態。那么教師便需要合理并且高效利用課前五分鐘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每日互動,以此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盡快進入課堂狀態。
以Unite One《Good Morning!》為例,這一單元主要講述不同國家的人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打招呼的各種方式,那么教師便可以以此作為互動話題并引導學生進行了解并且學習相關知識。教師在課前五分鐘與學生進行每日互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師在設置每日話題時需要注意:在以學生興趣為話題的基礎上,最終都將話題落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中去,避免學生像脫了韁的野馬似的很難從五分鐘的愉快交流中轉移到課堂教學中。
填鴨式教育一味強調教師的教育主體地位以及灌輸式教育,導致學生時常感覺自己被束縛在壓抑的教室中,永遠不期待上課,一旦上課,便開始期待下課,而不是期待未知且有趣的知識。因而教師必須認識到建立平等關系的重要性,首先從言語開始,教師需要用平和平等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進行授課,將自己作為學生的同齡人,將課堂作為平等交流的場所,永遠不要把自己當做開展講座的德高望重的長者。
師生平等的基礎是互相尊重,教師在以同齡人為前提與學生進行知識上的交流與探討時,需要注意不能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優等生有優等生的學習方法,而學困生也有其可取之處,教師需要一視同仁,并且關注學困生的學習動向,以朋友的身份引導或者幫助學困生及時走出困境。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結合相關信息設備,為學生帶來與眾不同且別出心裁的“智慧課堂”。在智慧課堂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搜集各種影視頻資料,讓學生通過視覺以及聽覺的感官沖擊來加深對英文知識的印象;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及時為學生整理相關知識點以及閱讀或寫作技巧。
例如,學生在初中階段需要學習八大時態,分別是:一般現在時、一般過去時、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完成時、一般將來時、過去將來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渠道為學生搜集相關視頻,如慕課、微課、快樂英語等,讓學生通過純正的口音以及合理的布局安排來學習這八種時態,同時教師要為學生舉恰當的案例,以實際情景為背景展開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利用Word文檔,為學生制作精美的演示文稿,以正確且全面的知識體系為學生進行輔導。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應用Mindmaster為學生制作思維導圖。之后的課后作業,教師可以通過雨課堂、騰訊視頻等學習平臺進行布置,設置時間以及題目分值,學生通過答題后,后臺可將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統計,反饋給教師。
教師在引導學生使用網絡學習平臺或者相關軟件的時候,不能讓學生僅僅局限于課堂知識、疑難問題等教學內容的反饋,還應該引導學生大膽并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授課方式或者不足之處,大膽大方的指正會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科學化、合理化。教師也需要通過學生的及時反饋來對比自己的授課情況,及時調整,提高教學效率,也為師生關系的友好發展做出努力。
總之,學生是接受教育的主體,教師是傳播教育的主體,二者構成了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和諧關系的建立與教育的成功與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決定意義,因此要想提高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第一步。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上的良好溝通以及課下的及時反饋與學生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或者亦師亦友的關系,只有教師理解學生并且走入學生的內心,才能更好地與其進行交流,提高教學效率。需要強調的是,教師不能刻意地去“討好”學生,教師需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與學生友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