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濤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初級中學 山東 濟南 250111)
山區鄉村學校的體育教學,由于山區的地域特點、師資不足、學校不重視等原因導致了以下幾種現象:一是邊遠村莊簡小或教學點生源欠缺;二是中學和中心小校生源集中,但是師資不足,不得不合堂教學,出現一種大班額現象。三是農村學校的體育器材、場地不足且老化嚴重,影響正常教學的開展。四是農村學校體育教師整體素質不高,教育教學不規范。五是體育工作無考核,體育教師受歧視等等。針對以上各種問題,我鎮就如何落實新課改理念,促進教育公平,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建立了體育教學研究小組。
調查法、文獻資料法、歸納法、實驗法、邏輯分析法等。
3.1 體育教師專職化,是建立體育教研組的前提。為了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實行體育教師專職化。專職化最大的難題就是師資少,學校多(我鎮共有5位小學體育教師,全鎮有十一處小學,60多個班),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鎮教委領導創新工作方法,提出了體育教師“走教制”。這樣每位體育教師所擔任的工作量基本相同,各學校對體育教師走教進行考勤,鎮教委再根據考勤情況給予走教教師交通補貼。這樣既提高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又解決了師資不足的問題,可謂一舉兩得。
3.2 制度建設,是體育教研正常開展和高效開展的保證。為了保證體育教研活動的常態化開展,教研組制定了《體育教研工作計劃》、《體育教研活動配檔表》、《體育教研組成員考核辦法》,統一了全鎮的教學進度。鎮教委還制定了《教研組長職責》、《優秀教研組評選辦法》、《電子備課管理辦法》等。通過這些規章制度的約束和保證,體育教研活動才能正常開展起來。
3.3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體育教研組開展好各項工作的前提。胡總書記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論指導著我們各個領域的工作,作為體育教研組的每個成員都要有著寬闊的胸襟,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待同事要能做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經常換位思考。只有這樣教研工作才能順利開展。
3.4 建設“學習型”體育教研組。以“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專業發展、體育教學優化”為目的,以讀書和思考問題為主線,以體育教學觀摩、學科專業培訓、同伴之間的交流為研究途徑,最終來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質和體育教學質量,為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奠定基礎。同時還通過書本、視頻資料、網絡等途徑進行多角度、全方面的學習,加快專業化成長的腳步。
3.5 建設“教學型”體育教研組。建設“教學型”體育教研組就是圍繞如何上好一節體育課而開展的體育教學常態課、體育教學案例等方面研究。這種研究過程貫穿于備課、上課、聽課、評課、說課的教學環境之中,其主要活動方式是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討論為主,其最終的研究成果是以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展現。
3.6 建設“研究型”體育教研組。建設“研究型”體育教研組就是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反思和解決體育教研組所面對的實際問題,幫助體育教師及時發現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
3.7 建設“實效型”體育教研組。建設“實效型”教研組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增強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另外,每學期還舉行教學基本功比賽、說課比賽、教學設計比賽、體育測試、課堂評優、微型課堂、論文、優質課等評比活動。
3.8 建設“創新型”體育教研組。“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同樣,創新是一個教研組發展的永恒主題,是一個教研組的靈魂,亦是一個教研組進步的動力。
4.1 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提升教師的基本功。挖掘各教師的特長、優點,充分給與展示機會,教研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交流,通過組織一些活動提升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學組織能力、信息技術掌握的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等。
4.2 開發校本課程,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積極開展特色校本課程開發,對已經開展特色的校本課程的教師加強指導。引導教師積極撰寫體育教學、訓練論文,鼓勵教師主持和參與各級各類體育課題研究,培養體育教師的教科研習慣,切實提高教師相對薄弱的教科研能力,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實現從“教書匠”向“研究型”、“專家型”教師的蛻變。
4.3 建立激勵機制,完善評價體系。多組織上級教研員和骨干教師送課交流活動,激勵教師不斷學習。完善《體育教研組成員考核辦法》,設立加分項目,在區級以上論文、優質課、課件、教學案例、教學基本功比賽等活動中取得證書的按照加分政策加分。對教師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核,不僅可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還可以促進和諧教研組的建設。
總之,體育教研組的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更是學校體育教育發展的關鍵。廣大的體育教師只有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正確領會新課程改革的精神,腳踏實地的參與體育新課改,積極開展體育課堂教學研究,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科學創新的作風,不斷完善體育教研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切實提高體育教研活動的質量,使體育教學的“教”與“研”緊密結合,從而確立體育教學在學校教育教學研究以及課程改革領域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實現以學校體育教研活動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特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