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美
(河北省滄州市黃河路小學 河北 滄州 061001)
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種,有83%的信息搜集來自視覺,11%的信息來自聽覺,另外少量信息獲取來自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感官。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單純?yōu)閷W生提供依靠聽覺獲取信息的教學方式效率較低,需要將全部感官調動起來才能發(fā)揮高效的學習效果。通感體驗就是將多種感官互相通融,結合通感體驗的特點讓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如果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用,可以打造有特色的小學音樂課堂,需要教師巧妙引導和啟發(fā),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感受。
為了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各種感官互相通融,發(fā)揮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運用必要的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濃郁的音樂課堂氛圍。學生在恰當的情景中感受音樂氛圍,如同身臨其境從而產生通感體驗:調動學生視覺、聽覺和動覺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比如,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精彩圖片、音樂圖譜、協調的肢體動作等來創(chuàng)設音樂教學氛圍。
例如在《春雨沙沙沙》歌曲教學中,教師首先借助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播放春雨畫面,這些歡快的畫面會引起學生對春天的向往,在頭腦中出現自己曾經在春雨中有趣的畫面,進而產生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在春雨中小學生一起賞桃花、野外踏青等,這樣就會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激發(fā)學生對于春雨的喜愛之情,在教師的指導下帶這種熱情開始學唱環(huán)節(jié)。這種教學方法就是利用多媒體輔助手段刺激學生的視覺對所學內容產生強烈的興趣,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然后將這種視覺效果巧妙地轉化為聽覺藝術,激發(fā)學生在學唱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效率。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經常使用樂器演奏和表演的形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這是因為樂器表演增強了學生動手實踐機會,將學生的視覺調動起來通過接觸樂器產生的旋律和節(jié)奏,給學生聽覺帶來新的感受。學生在這種接觸過程中產生的動覺和聽覺產生互相通融的轉化過程,給學生帶來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在音樂課堂上使用的樂器可以是學生在生活中搜集的素材,也可以使學生自主動手制作,讓學生在經歷中制作各種小型樂曲,在課堂樂器表演中充分應用,為學生營造快樂學習的氛圍。
比例在《沙錘和啞鈴》器樂學習中,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自制的沙錘和啞鈴作為伴奏樂器,然后在學過的歌曲中進行分組指導,可以分為歌唱組、演奏組、舞蹈組分工合作。演奏組的學生可以拿出自制的樂器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節(jié)奏。比如,學生利用自制的擊打樂器為歌曲伴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邊學習邊唱歌,還可以利用樂器表現旋律和節(jié)奏,為學生呈現出一派快樂的學習氣氛。還可以邀請一些學生一起舞蹈,將聽覺轉化為視覺,體現音樂教學中的高效課堂。
音樂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舞蹈是音樂的視覺藝術形式,通過優(yōu)美的舞蹈能夠帶給人們無限想象。從人們肢體動作上呈現美的藝術,給人一種欣賞美、感受美的藝術魅力。而音樂主要是依靠聽覺來實現的藝術形式,優(yōu)美的旋律和節(jié)奏會為人們的聽覺帶來美好的享受。
例如在《幸福拍手歌》教學中主要引導學生參與舞蹈律動表演,學生在通過拍手律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中先引導學生理解歌詞,然后互相交流“什么時候拍手?應該怎樣拍手更有節(jié)奏感?”在教學中依托學生互動交流,通過拍手、跺腳、拍肩等韻律加強學生參與的主動性。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表演,在唱歌跳舞的氛圍中展示快樂學習。指導學生應用不同的肢體動作,演唱到不同的歌詞時學生做出相應舞蹈律動,讓學生在視覺、聽覺的互相轉化中產生想象思維,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表演,打造別樣的魅力音樂課堂。
目前小學藝術教學有很多:音樂、美術、表演、舞蹈、體操等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將這些藝術結合起來讓學生產生通感體驗??梢栽谝魳方虒W中利用多種藝術形式狗各處美麗如畫的音樂課堂,可以將美術繪畫、趣味表演和舞蹈元素等藝術形式進行融合,還可以將樂器表演、歌唱、舞蹈等相互融合,鼓勵學生在這些藝術形式中提升音樂素養(yǎng)。
比如在《漁舟唱晚》欣賞教學中,教師在音樂課堂上融入多重藝術形式,將學生分為朗誦組、繪畫組、舞蹈組、樂器組等形式,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參與自己喜歡的小組進行藝術合作交流:在《漁舟唱晚》的音樂中加入詩朗誦,結合優(yōu)美的舞蹈藝術,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加入沙畫繪畫藝術,讓人們在欣賞繪畫藝術的同時感受的音樂的魅力;在演唱時可以設計獨唱、合唱、多聲部合唱給學生增加“立體音樂”感受等,完成多種藝術形式的表現,在教師引導下學生可以體驗多種感官的藝術互相轉化,進而理解音樂內涵。
總之,合理運用通感體驗有助于學生在小學音樂課堂上進行全方位學習,教師要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音樂課堂學習,引導學生在理解、感受、表達、創(chuàng)造等方面實現高效音樂課堂,依托多種感官參與實現高質量的通感體驗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