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玉芝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實驗中學 廣東 廣州 511300)
未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遵循少年兒童身心發展規劃的主要方式,要求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將學生放在首位,從而貫徹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學生來說,生涯規劃教育能夠與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保持一致,提升學生的潛能以及水平。
1.1 學校對生涯規劃教育重視不足。初中生生涯教育屬于引導學生向未來幸福人生發展的主要方式,同時也是引導初中生健康發展的主要途徑。正因為生涯規劃教育具備有滯后性這一特點,生涯教育雖然看起來非常重要,并且非常美好,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很多學校并不重視這一課程。目前初中生的學習方向以及學習目標依舊停留在成績與升學兩方面。在這樣的影響下,初中階段的教育依舊是將升學作為了教育的主要核心,因此這也壓縮了生涯規劃教育的整體發展。
1.2 教師對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認識不夠。當下教育的過程中,很多教師缺乏對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專業學習,因此也就不具備這門課程的專業教學技能,而這一問題也是影響初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原因。目前發展的過程中,即便是有一部分的學校已經開始在教育中逐漸進行生涯規劃教育,但是很多時候僅僅只能夠作為一種形式的存在,缺乏實效性。每年中高考報志愿時,學生都對自己的未來專業規劃一片迷茫,同時教師也無法給予指導性的建議。
1.3 部分初中學生、家長生涯規劃意識淡薄。我國當下初中學校課程計劃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學校缺乏生涯規劃教育方面的設置,很多初中學校在生涯規劃教育這方面始終處于空白的狀態。主要的原因就是生涯規劃教育與我國的初中基礎教育尚未完整的融合,很多初中學校對于生涯規劃意識的培養依舊處于基礎教育體系的盲點當中。
2.1 開展具有校本特色的生涯規劃教育。每一所初中學校未來都需要站在自身的優勢和資源等方面來開展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校本級別生涯規劃教育。學生具有整體性的生理發展特點和規律,但是每一所學校的學生也有著不同的差異性特點。因此,每一所初中在對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夠整齊劃一的進行,而是需要探究適合自身的生涯教育模式,從而更好的兼顧其他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具體來說就是需要因地制宜的進行教學,盡量展示出學校的實際特色,從而為學校規劃處符合學校學生發展的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在教學時也要注重對教學的方法革新、對教學內容的革新以及對生涯規劃的每一個階段的內容都進行合理的優化,讓課程變得科學化、現代化。例如:針對初中九年一貫制的學校,其中很多學生已經開始接觸了包含沙畫、國畫、剪紙、圍棋、舞蹈、籃球、足球、航模、葫蘆絲等等多項內容,還有中學的一些活動編程社團等等,而且學校之中的一些學生具有自主管理的委員會,其中包括禮賓部、文藝部以及紀檢生活部等等,這些課程以及活動對于學生們未來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制定生涯規劃教育的課程標準。為了解決初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的實際問題,使用相關舉措能夠更好的開發相關生涯規劃課程,并且設定出初中生涯規劃教育的實際標準。主要的目的在于實現初中階段生涯規劃課程的系統化發展,這能夠更好的提升教師、學生、家長三方面的彼此聯系。在擁有了相對來說較為規范的課程體制之后,課程的實際實施也就擁有了依據。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才能夠對教材進行擴展,初中課程體系當中才能夠真正擁有生涯規劃教育的一席之地。課程僅僅停留在書本知識和課堂上的案例是存在局限性的,即便理論知識傳授的在豐富,學生對理論相關知識的了解也是遠遠不夠的。生涯規劃課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及富實踐性的,教師在教學時要深入到生活當中,學生更是要定期的觀察生活,了解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每一個職業產生獨特的自我認識。在生涯規劃教育的拓展中,就是要將課堂進行向外的延伸,讓學生走入社會。也可以讓社會知識走入課堂,邀請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到課堂中來,為學生做出生涯規劃問題的解惑。
2.3 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生涯規劃教育課程需要與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等多個學科進行聯合教學,從而總結出一門系統性的工程??梢哉f這門課程與教師其它的教學內容都并不相同,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不使用枯燥的知識教學,而是使用更加輕松的滲透教學。比如說教師可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滲透生涯規劃教育,例如在教學語文的過程中講解作者的生平,詢問學生的理想等等,這都是對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的一種隱形引導。這種隱性引導并不一定非要直白的詢問學生未來理想,只要讓學生的思維向這一方向進行發展即可,就能夠讓學生在內心深處埋下一顆理想的種子。
2.4 使用社團活動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們參與學校之中的社團活動之時,可以使得自己的精神得到愉悅,也可以學習到一些新技能。比如學生們在各種球類的運動之中,學生們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同時還可以體會到團隊之間的合作以及學生團體之間的和諧友愛;在科學實驗之中,學生們可以通過觀察以及動手的操作,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們對于科學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偠灾?,學生們可以通過這些有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使得學生們在活動中都可以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特長,找到自己最為擅長的技能,而且在集體活動之中可以展開團隊協作,最后可以更好的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基本任務。在這些活動的參與之中,學生們可以深刻的認識到自己未來的進一步發展方向,使得學生們可以盡早的對自己人生進行規劃。
2.5 推動家校合作。對孩子的生涯教育并不是教師和學校一方面的責任,家長也需要進行引導與教育,從而讓孩子的未來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這就涉及到了家校合作問題,教師和家長在很多時候教育觀念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需要協調彼此,從而達成最佳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效率。未來需要注意推動家校開展合作教學工作,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提升教學質量,另一種方面就是這種方式能夠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進一步縮短,雙方可以更好的開展合作,從而進行彼此增強。
初中階段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對于基礎教育改革來說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生涯規劃教育對于我國的教育現代化來說屬于關鍵的教育內容,同時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方式。初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身體成長、知識學習、見識提升、開闊眼界的關鍵時期,因此可以說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一生。在這樣關鍵的一個時期,學生的創新潛力和實踐能力高度也正處于頂峰,因此教師使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讓學生認識自己當下的實際情況,了解職業情況,屬于發展教育的主要方向。同時這種教育還能夠讓學生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培養出學生關心自己、關心國家、關心世界的家國情懷以及偉大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