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杰
(內蒙古一機一中 內蒙古 包頭 014130)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進行與英語學科相關教學要求的不斷變化,對高中學生英語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漸提高,與此同時,我們作為教師,隨著教學任務與重心的轉移與改變,也同樣需要我們不斷改變我們的教學模式與方法,為學生英語學習注入新的動力。而高中英語單元教學作為一種能夠整合英語學習中“讀與寫”的教學方式,在高考背景下,能夠極大程度上吻合學生英語高考的需求。下面,我將從我的角度,對高中英語單元教學作出一些探討。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當中,許多教師在教學方法與模式當中,存在諸多的欠缺與值得改善之處,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部分教師過度依賴課本教材,在課堂教學當中,缺乏自己的教學思維與方法,只是單純的根據課本內容與各版塊的編排順序,對學生進行“照本宣科”式的英語教學,盡管部分教師可能有自己的考慮,但無論如何,這種“循規蹈矩”式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的“讀與寫”割裂的問題與現狀,而在高考背景下,“以讀促寫”、“讀寫結合”,才是適應高考的最佳教學方式,長期“讀寫分離”的英語教學,不僅無法培養學生在英語閱讀中的積累與思維能力,同時也無法讓學生做到“讀與寫”的有機結合,從而讓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更大的提升與更長久的“活力源泉”[1]。而英語單元教學,恰能夠解決“讀寫教學分離”的問題,沖破傳統英語課堂的枷鎖與約束,構建新型讀寫關系,讓學生更好的受益于英語課堂教學。而如何進行英語單元教學,自然成為了英語單元教學實施過程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作為一個英語教師,下面是我結合當今英語教學的現狀與自己的思考,總結出的一些策略。
在以前的英語教學當中,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單純按照課本編排進行課堂教學,從而導致了“讀寫分離”的教學現狀,所以如今在高考背景下實行英語單元教學,就需要教師改變這種固話思維,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內容,合理改變與安排各章節的模塊教學。教師可以將章節內容中“讀與寫”的部分放在一起,進行整合教學,在整合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循序漸進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進行“限制性仿寫”,再進行“創新性寫作”,以這種改變模塊教學順序的方式,來達到“讀寫結合”的單元教學目的,讓學生能夠真正達到“以讀促寫,以寫導讀”的教學效果[2]。
同樣,在條件允許下,教師還可以選擇成立單獨的“讀寫課”,自成一課,從而讓英語教學更加方便,在“讀寫課”中,教師需要帶領與引導學生,更好的做到“以讀促寫”的效果,在閱讀過程當中,多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思維,帶領學生,對相關閱讀文章做更深的理解與剖析,剖析句子結構、段落安排、過度銜接、文章特色等諸多內容,讓學生在這種深層次的英語文本閱讀過程中,對文章有更加深入的看法與理解,吸收文章的諸多寫作技巧與寫作內容,從而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而在“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根據前邊所閱讀的文本進行合理仿寫,在這種仿寫中,學生也能夠對閱讀文本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達到“以寫導讀”的目的。仿寫之后,再要求學生運用文本閱讀過程中吸收與學習到的諸多技巧,進行自由寫作,將閱讀中的收獲融入到寫作過程當中。寫作完成后,讓學生對照文本閱讀,及時進行反思,在反思中進一步學習,達到“讀與寫”的有機結合。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性學習科目,相關語言情景的創設,為學生創造合適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脫離了相關的學習環境,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一葉障目”的認知情況,從而造成某些方面的學習和知識缺陷,無法達到英語單元教學的目的。而基于“情景式”的單元教學,通過相關語言情景的再現,讓學生的“讀”不再停留在課本上,而是真正展現在課堂學習當中,對于閱讀文本的諸多細節,也能夠有更多的體會與深入的了解,從而在寫作的時候,同樣也能夠有更多的思路與開闊的思維。同時還能夠讓英語課堂更加活躍,氣氛更加活潑,對于課堂教學效果也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3]。所以,我們作為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組織學生,對于某一英語閱讀文本,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對于閱讀文本中的人物有更加直觀而全面的體會與認識,這樣對于學生“讀與寫”等諸多學習方面,都能產生許多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總而言之,英語單元教學,是適應高考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高中英語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的重要方式,它打破了傳統教學當中“讀寫分離”的諸多弊端與短板,實現了“讀與寫”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知識,在寫作中更好的理解文章,從而讓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發展有了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為我們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與模范,當然,在英語單元教學的實施當中,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不足與值得改進的地方,所以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積極進行探索與嘗試,去思考、探究、嘗試更多的策略與方法,去不斷進行創新,促進英語單元教學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只要我們教師不斷為之努力,一定能夠讓英語單元教學模式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