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卓
(江蘇省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 江蘇 無錫 21400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語言,越來越廣泛的被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之中,因此學校以及社會對英語學習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小學時代,正是英語學習的一個起點,國家對于這個起點十分重視,所以,要求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而英語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缺一不可。這也意味著老師應該和學生共同努力,除了傳授學科知識,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在小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培養核心素養,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讓學生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
核心素養的內涵包括核心知識、核心能力、核心品質。“學生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我們的教學目標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成績的提升上,更應該關注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以及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想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課堂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小學階段的學校教育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三觀確立的最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以及未來的成長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1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強調的是由教轉向學,由依賴走向獨立。把教師的教和學生被動的學轉向學生自主學習。在小學英語的學習之中,課時較少,教學容量過大,知識點又非常瑣碎,這樣同學們記憶起來十分分散,相對來說有些困難,這樣也就意味著學生應主動做好預習工作,提前熟悉上課要講的單詞、課文以及句型語法等,可以把預習中碰到的困難勾畫出來,上課時帶有目的性地聽講、深層次的理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課前預習既發揮了學生的學習潛能,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教師的正確引導也有一定的作用,引導學生怎樣自主預習、預習哪些方面、預習時怎樣提高效率等等。孩子都有惰性,貴在堅持,那么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的預習行為,推廣好的預習方法,幫助學生做好預習計劃,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達到自主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上Unit 5 Keep our city clean這一單元的預習中,要求學生在課前想一想:How to keep our city clean?然后在課上就可以和同學互相交換自己的想法,為了讓他們有足夠的興趣和耐心去仔細思考,呈現的方式可以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唱歌,繪畫等。在課上,學生們帶著自己的繪畫作品或者自己創編的歌曲,積極展示,踴躍發言。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一個環節,如果將課前預習這一步驟做好,對下面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有利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2.2 與生活結合,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對小學生來說較為陌生,但同樣也存在著極大的吸引力,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教師發揮引導作用,引導學生來正確對待外來語言以及外來文化。在學習小學英語的過程中,同時要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因此在授課時,教師將英語學習與國外文化相結合,可向學生講述國外的習俗與風景,使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充滿趣味性。而且,文化是多種多樣的,每一種文化都是這個國家的寶藏,所以要教會學生正確對待各種文化,尊重文化多樣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教師可以在授課過程中穿插對文化的講述,以及世界各地風俗習慣的不同,這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學科核心素養。[2]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六上Unit3 Holiday fun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和同學們在課上進行了積極的討論,思維的火花得以碰撞,跟隨同伴經驗暢游各地。這一節課,我用微課教學做了一個關于世界各地景點和習俗的課件,帶著學生一起遨游世界,向同學們展示了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樣性,以及文化差異,讓同學們感受到了世界之大。例如,中國的長城,是幾千年來匯聚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像一條巨龍佇立在東方,帶給世界人民來自心靈的震撼;埃及的金字塔,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反映了埃及人民的智慧,以及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力。還有悉尼歌劇院,埃菲爾鐵塔,圣彼得大教堂等等。并且,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讓同學們深刻認識了世界文化,以及飲食,語言,習俗,等方面的差異,帶給了他們視覺的盛宴,充分認識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這一句話真正帶給人們的沖動。經過這一過程,讓他們更能清晰的理解尊重各國文化的含義。
2.3 設置情境,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知識往往都是在情境中生成和展現的,所以情境教學是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一個重要教學方式。一直以來的英語課上,教師都非常注重對知識點的講解,或者記憶的加深,并沒有過多的關注交流和發音,所以中國人的英語大多限于聽,寫,即“啞巴英語”,并且在發音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要想解決這個現狀,對老師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老師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而作為引導者,就應該做到引導者的任務,充分調動起課堂氛圍,使每個同學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在教學過程中設置情境,讓每一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任務,他們會去努力扮演屬于自己的角色,并完成任務,這樣,課堂氛圍自然無比活躍,使同學們的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達,這就是在玩耍中學到新知識,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1]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上Unit8 At Christmas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在上課時就布置任務,讓學生相互交流,分別說一說自己最喜歡圣誕節的哪個活動,想想喜歡的原因。這個情境貼近課堂,能夠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討論之中,交流才能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每一個學生都能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使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鍛煉。所以教師要不斷改進和豐富英語教學方式,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給予學生想象空間,鼓勵學生多加思考,讓同學們愿意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活動的開展往往比枯燥乏味的教學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學生也會對課堂學習更加積極,因此,也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2.4 實行分組合作,提高學生交流能力。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和其他學科相比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實用性很強,這就要求教師重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且要著重訓練這一方面。學生往往會忽視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只會死記硬背單詞的拼寫,但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讓學生多聽多說,參與到其中去,由于課堂時間并不是很充裕,教師既要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展示自己,時間相對來說并不充足,這就體現了小組合作學習這個方式的優點。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還能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小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的真實水平,和小組成員形成良性競爭,共同進步。[3]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下Unit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這一單元的學習中,我在課上進行學習小組的分組,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同學們積極參與討論,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來上學的,有說走路,有說騎車,有說坐公交車……一時之間,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也更加活潑開朗。我給他們提出問題,讓他們帶著問題去參與討論,這樣更能引導他們進行思考。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感到新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盡量使用英語交流,這樣在討論問題答案的同時,也能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讓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每個人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樣有利于樹立學生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能只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要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努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作為一個引導者,應該發揮這個職位的積極作用,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并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要運用正確的教學方式,充分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方向,根據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學生積極發展的計劃,教師要充分發揮英語學科的優點,結合英語學科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和培養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英語的獨特魅力,并學會尊重文化多樣性,從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