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真
(福建省長泰縣興泰中心小學 福建 長泰 363900)
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程標準不斷推進,要求各科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推進新型的創新性教學方式,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當中,推進一系列的新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數學領域得以更好的發展空間,以此來達到更為高效率的教學目的。借助信息技術教學,以這種形式來吸引學生的興趣并幫助小學學生進行數學的系統訓練以及拓展延伸,使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更為濃烈。以下,是本人對于信息技術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極為深入的影響力,讓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教學中,可以為我們教師提供更為豐富的教學資源,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也是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齡階段,信息化教學算得上是高科技了,將其運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性,還能夠增多師生之間的互動,使數學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充滿樂趣,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1]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組合圖形的面積》一節內容中,首先我利用信息技術操作設計出各種各樣由長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組成的組合圖形,在課堂教學中展示給學生,讓其先自主思考應該如何進行圖形分解,然后用信息化教學演示有哪幾種分解方法,以及用哪一種求出面積最為簡單容易。另外這種多樣化的圖形設計可以激起小學生對數學圖形的興趣,讓信息化元素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更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主動性,以此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傳遞教學信息的主要過程,其教學內容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數學邏輯思維的技能、以及增強學習能力的主要源泉。而對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課堂教學的形式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主要關注問題,同時適應信息技術的變化,教學內容使傳統的文字教材中描述性的文字、圖形、表格,通過用聲音、圖像、動畫一體化地表現出來。這樣的利用信息技術將數學中變化的物體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以及常見的應該注意到小問題用其他顏色標記出來或單獨括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以此提高學生對學習小學數學的積極參與度,使其教學效率最大化。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扇形統計圖》一節內容中,因為在課堂中統計圖形畫起來是非常浪費時間的,我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在課前做好教材中重點提到的知識理論,并將課堂中所用到的圖形、表格清楚的展示給學生,重點知識和各個扇形圖形可以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出來,引起學生的重視。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數據,并當堂演示給學生這些數據得出扇形統計圖,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興趣,以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開展趣味課堂,廣泛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了我們的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以往學生只是死板的將教師所教授的事實、概念和原理,以及理性邏輯思維都聽一遍記下來,沒有很認真的去鉆研知識的奧妙,然而現如今我們將信息技術滲透在數學教學中,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自己去觀察思考獲取結論,這樣的利用信息技術的創新性課堂使學生培養更為縝密的數學邏輯思維,更為吸引學生對數學的熱愛,激起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探索性的學習有利于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達到高效教學目標。[2]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軸對稱圖形》一節內容中,首先要明確軸對稱圖形定義是指在平面內沿一條直線折疊,直線兩旁的部分能夠完全重合的圖形,這條直線就叫做對稱軸,其次利用信息化操作設計生活中哪些是的對稱圖形,搜取像剪紙、蝴蝶、笑臉,等腰三角形等物體展現給學生,讓其清楚地了解軸對稱圖形。另外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出對稱軸圖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這種信息技術教學方式是以往未曾接觸到的,是學生在這種充滿創新的教學中獲取到知識,更能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這樣的信息技術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模式使學生學習起來更加形象和直觀,在學習數學這門邏輯思維強的學科中。利用信息技術同時幫助學生有效開展復習的效果,在學生課堂結束之后把學生總結來知識整理出來,反復強調并學習。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使課堂豐富多彩,使學生輕松學習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