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亞瓊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火石營鎮北嶺教學點 河北 唐山 064008)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能力主要是以“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這三方面為發展核心,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的核心素養能力,讓學生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具備能夠適應其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培養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國家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教學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我國教育競爭力的迫切需要。因此教師在教學上還需以堅持科學性,注重時代性,強化民族性為基本原則,形成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素養能力的核心得到全面發展。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綜合性能力較強的學科,它不僅可以在平時學習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間接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是數學相比其他學科來說,理論知識較多,教師講解過程若不靈活轉換教學方式,活躍學習氣氛,會更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轉換一下自己的教學模式,將課堂的主陣地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掌握數學知識,這樣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
數學作為一門動腦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來靈活轉換自己的教學模式。針對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開始學會思考,有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所以教師可以嘗試將課堂的主陣地交給學生,讓學生來主導。[1]讓學生來主導課堂,可以融洽學習氣氛,讓同學以更好更積極的狀態參與到學習中。或者說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這個平臺,為學生創設學習情景,將數學以PPT、多媒體這種更形象更立體化的教學方式向學生進行展示,帶給同學更新鮮的學習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多邊形的面積》這一課時,可以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課下先自行預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在課堂上為同學進行講解,參與討論。或者說教師在備課前可以將這一章節的重點,難點制作成一個簡短的視頻課件,以微課堂的形式做到有講,有寫,有練,讓學生能夠以更認真的態度參與課前預習,達到有效學習。
教師可以在學習中積極開展合作學習,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數學教學通常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學生遇到問題也只是向老師進行提問,形式比較單一。[2]因此教師可以在班集體中設立學習小組,展開合作學習,將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獨立解決。學生在合作學習的小組中,通過與同學積極的進行問題討論,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還能讓學生對數學問題有更充分的了解和掌握。教師也可以在班級生活偶爾開展一些較趣味性的可以讓學習小組集體參加的學習競賽,,或在班級中設立相關的學習榮譽小組稱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投入到學習中,為自己和小組爭取這份榮譽,養成集體榮譽感,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可能性》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習問題合理分配到每一個學習小組中去,為每一個學習小組提供一個可以進行討論發言的機會。通過在課堂上為每一個小組提供討論時間,輪流發言,讓他們可以在學習問題上發現自己的不足,產生新的理解,加深學習印象。這樣不僅可以活躍學習氛圍,讓學生的學習課堂不那么單一,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以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中去,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講授知識內容時,可以為學生作出相應的延伸,讓學生在課本上學到新的數學理論時,可以讓學生對為這個理論作出貢獻的數學家有相應了解,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更多接觸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及他們為我們國家所作出的貢獻,為學生樹立榜樣,強化學生民族精神,來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能力。教師也可以在講解完本章節后為學生布置一道與課上內容相關的有多種解法的或出題新穎的數學題,讓學生在課下獨立思考完成,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圖形的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同學布置一道能對課上內容進行延伸的課后題,讓學生結合課上所學內容,獨立思考完成。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將答案發布,與學生的作出對比,答案正確的作出熱烈表揚,并請同學上堂展示,答案有偏差的同學,給予鼓勵,和同學積極進行討論。通過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踐創新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至關重要,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中靈活轉換教學模式,積極開展合作學習,加強學生社會參與來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力在新時代的小學數學教學下得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