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瑤遠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城子街桃山中學 吉林 長春 130500)
田徑運動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基礎科目和基礎項目,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鍛煉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從當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形式來看,田徑訓練在我國初中體育教學中是最薄弱的一塊,田徑訓練的強度和訓練量都需要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根據當前的情況,我們必須根據初中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制定符合他們的科學的訓練方案,這樣才能在田徑運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
如今是飛速發展的時代,是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時代,體育知識和體育訓練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所以老師在體育教學和管理方面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尤其是關于田徑訓練的方式方法需要老師特別注意。首先,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體育老師應該從學生和教學實情出發,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更新和調整;還要根據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和軟硬件設施展開教學計劃;也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學生的身體素質、現實要求等制定田徑訓練計劃;這樣可以保證學生訓練的強度和訓練的量科學化合理化,有利于田徑教學質量的提高。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查詢田徑相關的教學資料,以學生喜聞樂見的理論資料與實際訓練相結合模式,提高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也可以完善教學訓練方案。比如:老師可以上網查找訓練視頻,幫助學生把訓練分解;也可以找一些優秀的世界田徑運動員比賽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田徑訓練方案實施之前,分析總結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進行適當調整以滿足學生的訓練需求。[1]
把提升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教學效率作為目標,初中體育老師在對田徑項目進行教學訓練時,必須要擁有一種意識:要完善體育教學訓練體系和對傳統體育教學的創新,還要與本學校的教學目標相結合制定長遠發展的目標。首先,學校和老師必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人為本以學生利益為主,對學生田徑訓練期間的文化知識和訓練內容訓練時間進行合理安排,讓學生不僅能學到文化課還能鍛煉身體。老師可以在田徑訓練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根據學生的身體狀況和當天的狀態,對訓練計劃稍作修改,為每個學生提供合情合理的訓練內容,在輕松愉快的環境里達到鍛煉的目的。
其次,初中體育老師在對教學體系進一步完善的同時,也應該增加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還要加入獎懲制度。比如:學生按規定完成訓練任務時,可以頒發一個小獎狀進行表揚;哪位同學在訓練中有進步也可以口頭表揚。反之,如果有學生故意不完成訓練任務就要受到“蹲起、蛙跳”這樣象征性的懲罰。獎懲制度下學生會坦然面對老師要求的訓練量和訓練強度。[2]
訓練強度和訓練量協同發展的結構化舉措必須受到人們的重視,就是在初中學生進行田徑教學指導和教學時,老師必須知道把握一個度,需要時刻知道學生田徑訓練的適應性,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為訓練的依據。相反的,如果初中體育老師給學生安排過量的訓練量就會導致學生身體組織的傷害或是其他運動傷,更為甚者會對學生終身發展造成傷害,比如我們最常見的就是肌肉拉傷問題。除此之外,如果訓練量過大過多,訓練強度過高,也會導致學生因為身體超負荷運動而反感體育訓練。相反的,如果訓練量和訓練強度不夠,就會導致學生的訓練效果不佳這樣高強度或者訓練量不夠的方法都不提倡。
老師應該注重訓練過程的結構與平衡,采取可行性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在科學的方法下達到訓練目標。例如:在剛接觸到100米加速跑的時候,老師應該首先意識到不能采取強硬性的訓練方法,需要采取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合理安排訓練結構。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都要結構化和平衡化,初中體育老師需要全面細致的了解每一個上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這樣才能科學把控每個學生的訓練強度,老師精準把握學生身體素質和訓練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3]
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還要對現在的田徑教學現狀進行充分分析,制定出合情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標,對田徑訓練量和訓練強度進行合理對接,制定出協同發展的策略。對教師和教學模式也得進行改革和完善,把新課改的要求融入到教學中,從各方面提高教育教學水平讓學生既能以科學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又能得到高水平的鍛煉,最終達到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