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欣
(山東省德州市平原縣第三中學 山東 德州 253100)
數學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需要養成數學思維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便能夠支持學生自主進行相關學習及探究。新課改之后,大眾對于學生數學思維及學習習慣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此就需要針對初中數學教師開展核心素養相關知識的再學習,使他們能夠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理念,以激發學生積極性及自主性為目的,引導學生學會合作交流式學習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長期的數學教學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核心素養的要求下,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并引導學生進行延伸和拓展。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需要持之以恒的堅持與耐心,任何習慣都不是三兩天就能夠形成的,在長久的堅持中習慣才能逐漸形成。對于部分學習習慣較差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情,這些學生會覺著學習累,知識點很難。但是,對于掌握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來說,數學學習是一件有規律的事情,學習的過程也較為輕松。
所以,教學目標不僅是要學生掌握知識要點,而且也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習慣養成,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高效學習的方法,還能夠讓學生發展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能力。學生養成數學學習習慣后,也可以為其他學科的學習提供借鑒,使學生形成自身的學習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2.1 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首先要保證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在課前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給學生提供學習提綱,以便學生能夠更有目的性地進行預習;其次是要幫助學生學會抓重點,每一節課都有學習重點和難點,在安排預習任務的時候要讓學生全面掌握教材內容,學會自己選取重點和難點,或者進行自主探究,或者進行標記,這樣一來就可以在課堂中進行有目的地學習;再次,學生要具有溫故而知新的能力,除了更加熟悉地掌握舊的知識點之外,也是要使學生在新舊知識點中找到相互之間的聯系,能夠靈活地使用舊的知識點解決新的難題;最后,學生一定要養成記錄疑難問題的習慣,通過預習找出自己的疑問,然后帶著疑問聽課學習。
2.2 引導學生善于認真仔細觀察,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習慣。觀察對于初中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發展學生智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價值,因此,教師應注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周圍所發生的事情、人物、景色等等,將學生無意觀察轉變成為學生有意觀察,進而促使學生的觀察能力不斷提高,以此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學習習慣。實際上培養學生的仔細觀察能力與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存在很大的一致性,一定要注意的是:其一,激發學生仔細觀察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設計相關小游戲,以此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其二,教會學生正確的觀察方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目標,設置相關問題,然后提出問題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觀察。不僅如此,在實際觀察過程中一定要有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表到里等等。其三,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做到處處觀察、處處留心、仔細觀察,學生才能夠發現應用當中的數學知識,才能夠豐富學生表達語言以及感知世界。這不僅僅能夠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學習習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使得學生更好地進行今后的數學學習。
2.3 培養自我提高的習慣。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主要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和技巧,但是,“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學生自我提高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所以,教師在教學環節中要讓學生清晰了解自身的不足,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提高,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數學人才。對于數學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要鼓勵其多與其他同學交流,挑選出有代表性的數學習題,就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向其他同學請教,同時分享自己的解題想法,通過數學思維的碰撞,不斷拓展自身的數學思維。同時,對一題多解的數學習題進行訓練,逐步提高自己思考問題的細致性和全面性,形成自我加強的學習習慣。另外,當數學考試卷子發下來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通過對自己錯誤的地方以及出現錯誤的原因進行深刻探究,反思自己在學習態度、解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能力。
在數學核心素養的要求之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還是教師的引導作用,要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及手段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地思考探索,促使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增強其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