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成頌
(廣東省梅州新鋪鎮中心小學 廣東 梅州 514130)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數學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數學素養是現代社會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雅智數學”的目標是促成學生成長為有愛心、有數學智慧的高雅之人。而小學數學學科作為基礎教育階段重要的學科,具有良好的育人價值,基于學科的獨特性,它在德、智、美方面的表現比較突出。隨著時代的發展,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不斷在教學環節中滲透,在練習中落實。通過上網檢索可以發現學科育人價值、數學學科育人價值、小學數學學科中德育滲透的內容不算多,而關于挖掘小學數學教材中育人價值的相關資料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作為數學教師,不僅要用教材教數學,還要能夠研究教材,并善于開發和利用教材中原有的育人價值,結合社會、學校、學生等方面的情況,靈活、大膽地處理教材,如深入挖掘學科內容中蘊含的數學思想,激活書本知識與學生真實生活的聯系,使有限的教材發揮出無限的育人功能和無限的價值來,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成長。
數與代數領域涉及內容有:百分數、分數混合運算、百分數的應用、比的認識應用。其中“營養含量”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合理飲食習慣,不能偏食,以及滲透數學的轉化的思想,把百分數轉化成小數、分數形式時給予學生“變中抓不變”的思想滲透。數學思想的挖掘能夠讓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更好的培養。“合格率”這一課可以就“植樹”的話題認識“森林覆蓋率”,使學生想到綠化和防火兩方面,引起學生對生命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思考。在數的運算方面,“鐵路運輸發展史”、“家庭小賬單”、“理財有方”分別對應書本上百分數的應用各章節內容,“鐵路運輸發展史”可以把書本第90頁例題進行改編成從“蒸汽時代”到“電氣化”到“綠皮火車”到“普通列車”到“高速列車”的變化,看中國的鐵路運輸,讓學生感受中國的快速發展,激發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從而引發學生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向往的愛國情感。在教學時,我還讓學生想象未來的鐵路運輸速度走向會怎樣?跟現如今的高鐵速度比又會提高百分之幾呢?“家庭小賬單”、“理財有方”可結合前面的“這月我當家”的主題關注家庭收支情況,從怎樣合理分配家庭各項支出到幫助家庭理財,影響學生對儲蓄的觀念認識,并對生活中的一些浪費現象進行批判,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生活實際問題。
圖形與幾何領域包含有圓和觀察物體兩單元,其中“圓”這單元有數學發展史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了圓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尤其著重介紹祖沖之探究圓周率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科學家在追求真理中所付出的艱辛,了解到古代數學家的偉大貢獻,激勵學生不斷追求真理。在“圓的認識”時,可以抓住圓的文化魅力如“圓,一中同長也”到通過尺規才能畫出圓和方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升華到在學校要遵守校規,在家要遵守家規,在社會上遵守法規,在生活中講究一定的規矩才能使生活變得有序的道德準則。在數學運算中也是如此,要讓計算更加簡便,就得遵守運算法則和定律。“欣賞與設計”讓我們感悟到圓的美學價值,可涉及井蓋的設計,車輪的設計等。關于觀察物體方面,可以就教材內容引發“登高望遠”、“坐井觀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等來讓學生感受到觀察范圍的變化,感受到數學跨學科的魅力,認識到做人處事要學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學會多角度觀察世界,發現世界,從而發現世間的真、善、美。
統計方面在六年級數學中有數據處理,包括扇形統計圖、統計圖的選擇和數據的分組等內容。教材扇形統計圖采用的是“居民平衡膳食寶塔圖”,除了挖取怎么合理飲食得價值之外,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相關扇形統計圖,比較各個扇形面積的大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比較思想,并進行舉一反三,例如“人口普查”,引發學生對時事的關注,學會關心民生,引導學生思考人口普查的社會意義,以及面臨老齡化社會有哪些建言。
實踐與綜合應用的章節是“數學好玩”,這是老師們最頭疼也是最容易忽視的,但就是這樣的課更能鍛煉學生的各項能力,也是育人價值在德育、智育、美育均有體現的地方,隱含了更多的育人價值,更需要老師好好開發了。拿“反彈高度”來說,學生要經歷一系列的活動如觀察、比較、想象、推理、反思、歸納、概括,這些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實驗研究的科學性和嚴謹性,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通過實驗學會與他人分工合作,增強團隊意識,在探索、反思、交流的過程中,養成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的習慣。“實踐出真知”,實踐活動的育人價值的挖掘靠的是實實在在的經歷獲取,不是“道聽途說”能比肩的。
總之,數學教材中的育人價值十分豐富,只有充分挖掘和轉化應用才能讓數學的內涵和文化特性浸潤學生的思想,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鑄就學生的數學品格,最終成長為有愛心、有數學智慧的高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