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元基
(福建省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 福建 福清 350300)
隨著我國對于教育的不斷改革,在現在的初中物理課本中都添加了很多關于物理學史的內容,而調加的目的就是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但是對于這種通過學史的介紹,是否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對物理實驗進行理解,是否能夠提起他們的興趣,就需要在實際的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調查。因此,本文就設計了一個調查問卷,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
1.1 調查問卷的設計。針對初中物流實驗教學中物理學史滲透能否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幫助,編寫相關的調查問卷對學生和教師進行研究,問卷時間為15分鐘,共發放100份調查問卷,其中學生的調查問卷70份,教師調查問卷30份,在分析之后都是有效問卷。
1.2 調查問卷的內容。本次調查問卷主要是為了研究物理學史向學生滲透能否起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因此學生問題主要是以下幾點:(1)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能否對你的學習提供幫助。(2)物理學史能否讓你提起學習物理的興趣。(3)物理學史在日常學習中能否對物理實驗的難點提供解決方法。(4)教師在物理課堂中介紹物理學史的內容多嗎?(5)除了在課堂上對物理學史進行了解,其他方面還有了解物理學史的途徑嗎?教師的問題可以集中為以下幾點:(1)您在物理課堂上講解物理學史的時間有多少。(2)在進行物理實驗時會引用到物理學史的內容嗎?(3)您認為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能否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于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在70名學生中有34名學生認為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可以為學習提供幫助,有36名學生認為對學習沒有幫助。25名學生認為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學習能夠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有45名學生認為無法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29名學生認為教師在物理課堂中介紹物理學史的內容多,41名學生認為教師介紹物理學史內容較少。30名學生會在課堂之外對物理學史進行了解,40名學生只在課堂上對物理學史進行了解。30名教師的調查中有18名教師認為在課堂中講解物理學史的時間多,12名教師認為在課堂上只簡單過一遍物理學史的內容。14名教師會在物理實驗時引用物理學史的內容,16名教師則很少在物理實驗中引用物理學史的內容。12名教師認為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能夠提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18名教師認為通過物理學史的學習對學生的興趣提起程度上不大。
通過本次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通過對物理學史的學習,實際在物理課堂中的滲透效果不強,不管是從學生角度還是從教師角度來說,都沒有對物理學史的學習引起一定的重視度。而對于現階段的物理課程來說,不僅僅是需要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更重要的是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所以對于物理學史的學習,就可以很好的培養他們對物理了解程度的更加深入。
3.1 科學性。在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師中滲透物理學史內容時,首先就是需要注意物理學史的科學性,保證向學生所講解的物理學史內容是正確的。例如在教學“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時,對于比薩斜塔學生們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在相關的物理學史中進行查詢,伽利略在比薩大學任教期間,沒有找到關于伽利略做比薩斜塔的實驗證據,因此對于這個試驗在物理界還存在著很多的爭議。所以物理學史的學習不同于物理實驗的學習,是需要對相關的史實進行了解、整理才能得到正確的歷史結果[1]。歷史的觀點是在不斷的進化的,一些被人們所認知的物理歷史都不一定是正確的,是需要通過不斷的研究和資料的尋找,去驗證這個歷史是否正確的。所以對于初中階段的物理學史滲透中,首先是保證科學性,其次就是要保證物理學史的正確性,向學生提供正確的物理學史知識。
3.2 適時適量。現階段的物理教材中,對于物理知識的內容都較多,而又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將物理學史向學生進行滲透,就會占有原有實驗與理論教學的時間。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對課堂時間進行優化,從物理實驗的角度出發,根據物理實驗尋找出貼合的物理學史,相互配合,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同時對于物理學史的介紹來說,也需要控制好介紹的重點,不能喧賓奪主,過多的對物理學史進行介紹,忽略了實驗的主體性[2]。
3.3 趣味生動性。物理實驗相對較為枯燥,所以很多學生都對物理實驗提不起興趣,再加上物理學史的學習,使得實驗教學更為乏味。因此就需要通過物理學史介紹的過程中,提供物理實驗教學時的趣味生動性,調整課堂氛圍;相關的物理學史可以從學生們的生活環境出發,選擇一些有趣的物理學史內容,讓學生們能夠有興趣聽下去,這樣才能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階段的物理實驗教學的物理學史滲透來說,通過調查問卷顯示還是沒有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時對于物理學史在物理課堂中進行滲透時,也要教師作出相應的改變,提高物理學史的相關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物理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