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子
(吉林省長春市德惠市特殊特殊教育學校 吉林 德惠 130300)
音樂是人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門藝術,其中有豐富的情感,有動聽的聲音,通過音樂,能充分調動人們的聽覺,提升個人的情感感受力,并能用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自閉癥兒童與正常兒童不同,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遠不如正常兒童,對于自閉癥兒童而言,他們自身有一定的情緒行為障礙和交流障礙,對周圍的世界和社會活動缺乏興趣,無法像正常人一樣進行人際交往活動,導致他們無法有效感知外面的世界。使用音樂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學,已經受到廣大特殊群體教師的關注。音樂能對自閉癥兒童的多重感官進行刺激,能對他們的注意力和感知能力有改善作用。本文就音樂教學對自閉癥兒童的積極影響以及教學策略,進行以下分析。
自閉癥兒童對周圍的一切都沒有興趣,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會與其他人有目光交流,無法與他人建立有效的語言交流,而以音樂教學的方式能較好的吸引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能刺激自閉癥兒童對周圍的事物和人物的動態做出反應,比如能使自閉癥兒童有語言反應,或是目光接觸等等,通過教師長期、有效的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其認知能力。自閉癥兒童的情緒有時候像洶涌的激流,令人無法控制,而在音樂的世界里,自閉癥兒童的情緒不會大起大落,會比較穩定,進而產生愉悅的心理感受,這對穩定其情緒非常重要。
2.1 利用音樂節奏,增強自閉癥兒童的感知。音樂節奏能影響人的心理和生理,感知節奏是人類的本能,音樂中不同的節奏能讓人產生不同的反應,教師在選擇音樂的時候,應根據音樂的風格、節奏的快慢等因素選擇,引導自閉癥兒童通過音樂節奏增強感知力。例如,教師選取節奏感強的鋼琴曲,教師可以帶領自閉癥兒童跟隨節奏一起做簡單的動作,如身體搖擺、單腳跳、點頭、跺腳等,雖然動作很簡單,很基本,但是通過教師帶領,他們能感受到動作中的節奏,教師在教學中應有足夠的耐心,通過不斷的、反復的進行音樂聆聽、音樂訓練,從而不斷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感知能力。
2.2 利用手勢,吸引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散漫,動作不協調,缺乏主動性,因此,在利用音樂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當注重手勢的利用,讓抽象的音樂化為具體的手勢,讓手勢吸引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幫助自閉癥兒童感知運動的速度和方向。比如,教師利用打擊樂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教學,教師先重復用手勢對自閉癥兒童進行暗示,比如舉高胳膊拍手代表要放大聲音,使自閉癥兒童用力拍擊樂器,雙手落下拍手代表降低聲音,使自閉癥兒童輕輕的拍擊樂器,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吸引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而且通過長時間練習,也能逐漸讓他們了解到手勢與音高的關系。如此,通過在音樂中利用手勢教學,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能得到有效高度集中,這對提升自閉癥兒童的綜合能力有重要影響。
2.3 引導自閉癥兒童發音,突破語言障礙。自閉癥兒童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就是語言障礙,他們在語言表達上都有不同的困難,使用語言的質與量都遠落后與正常兒童,自閉癥兒童的語法結構不合理,音調簡單,無法了解和記憶與他交流的人,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音樂的節奏、節拍引導自閉癥兒童發音,以此突破語言障礙。例如,教師選擇節奏感強的音樂,在節奏很明顯的地方,引導自閉癥兒童發出單音節的字,在節奏不明顯的地方采用哼唱的方式度過,在自閉癥兒童掌握這樣的規律后,根據音樂的不同,轉換單音節的語調,讓自閉癥兒童掌握更多的語調,接著引導其從單音節像雙音節發音、多音節發音轉變,逐漸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在初始的音樂教學中,自閉癥兒童的注意力、跟隨音樂發聲的能力很有限,而且十分不規律,通過長時間反復的鍛煉,自閉癥兒童能逐漸對音樂節奏、發音產生記憶聯系,如此,既能適當提高其記憶力,又能讓其語言能力得到改善,效果較為理想。
總而言之,自閉癥兒童這類群體更需要社會的關愛,需要教師正確的指導。教師應以飽滿的熱情、積極的態度和充足的耐心對待自閉癥兒童,主動探索更多的關于音樂與自閉癥兒童相融的教學形式,引導自閉癥兒童逐漸打開心扉,感受音樂的魅力,做他們生活中溫暖的指明燈,從而逐漸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認知能力,逐漸幫助他們可以與常人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