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琦瑤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城西小學 浙江 海鹽 3143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通過閱讀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完善英語知識體系,同時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目前閱讀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采用圖式理論落實英語閱讀教學,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的效果。下面就對圖式理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找到提升閱讀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所謂圖式理論,是指圍繞某一個主題組織起來的知識的表征和貯存方式為基礎的理論。這一理論在落實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意義。
在英語教學中英文單詞還有句子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比較枯燥和乏味的,所以在學生面對這些知識的時候會體現出一種排斥的心理,因此無法很好地投入到閱讀的學習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因為受到了年齡特點的影響,他們往往對于具有畫面感的東西比較的感興趣,那么教師如果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采用圖式理論進行教學,則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課本中文字的內容轉化為充分畫面感的圖像,從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1]比如在學習PEP人教版三年級上冊《We love animals》一課時,教師可以把繪制有多個小動物的圖畫展示出來,讓學生對圖片上面繪制的景物有一個整體的印象,讓學生進行內容的概括,它們的顏色等等。學生對于這幅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就會留心圖片上面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教師引入課文的內容,對應圖畫完成一一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當然在教學中教師除了幫助學生構建實物圖像之外,也可以在腦海中構建概念圖像。比如在學習《Happy birthday!》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課前回憶自己每一次生日都是怎么過得,會收到什么樣的禮物,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走進課文中,幫助學生去學習課文中展示的情境,讓學生和自己的情境進行對比,學生的頭腦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畫面,也閱讀的時候也就會更容易理解了。教師借助生日這個中心進行知識的拓展,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
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而且學生閱讀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閱讀教學質量好壞的重要標準。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自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的內容,為學生開拓眼界,有助于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同樣可以采用圖式理論來完成閱讀教學指導。[2]比如在學習PEP人教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節日拓展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和圣誕相關的小故事,引導學生從整體去閱讀故事,掌握故事的內容,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那么學生對于閱讀順序可以形成一個脈絡圖,這樣學生今后再閱讀類似的故事時也就能夠有一個參照物,從而提升學生閱讀的速度。教師指導學生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之后,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可以鼓勵學生就掌握的學習技巧完成閱讀,這樣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也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其實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獲得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在英語學習中包含了學生要掌握基本的英語句式和語法知識,要能夠使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圖式理論也可以有效的培養敘述應用英語的能力。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動詞時態相關的知識時,肯定需要讓學生掌握動詞時態的用法,但是教師除了落實這個教學外還應該落實一些應用活動幫助加深學生的影響。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對話練習可以對這些知識更加的熟練,掌握用法,形成語感上面的記憶。在學習交流中能夠自然地說出英語,這樣學生的口語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就是可以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對所要表達的內容形成一個直觀的印象和脈絡,然后再鼓勵學生寫下來或者說出來,這樣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應用能力。[3]
圖式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擁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圖式理論落實英語教學,要能夠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圖式理論的價值,也要把圖式理論的價值發揮出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要能夠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借助圖式理論完成英語能力提升,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本文從三個方面淺析了圖式理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具體的應用方式,希望能夠給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