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縣第一小學 新疆 精河 833300)
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重要條件是邏輯思維能力。數(shù)學是一門很復雜的學科,學生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去理解數(shù)學,進而找到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方法。但是邏輯思維能力需要教師指導去培養(yǎng),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注意提高自身素養(yǎng),學會利用資源。教師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學生要主動去練習,不能只等教師講,聽懂和學會中間要有練習。學生練習后,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上一定會提高效率,甚至正確率也會逐步上升。
教師在課堂講課前,自身要做好準備,把課堂內容知識整理好,在上課時順利流暢的講解教學內容,這樣學生也能在豐富的知識里提高自身積極性,努力學習。教師可以利用資源把教學內容簡單化,有趣化,讓學生更容易接受。[1]例如在學習比較枯燥乏味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和文字來代替,或者找一些有趣的數(shù)學歷史小故事引出題目,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對教學內容產(chǎn)生興趣,這樣學生對于這一堂課程的知識內容邏輯思維能力會得到提升。這需要教師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對于教學內容要特別了解,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學內容上,提升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但是教師在設計教學方式時要注意不要太過用力,設計的特別復雜,這樣就會適得其反,不僅學生得不到能力提升,還可能對知識本身就理解不了,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好課前準備,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充分體現(xiàn)出來。
新課程改革后,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和學生做朋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互動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教師和學生做朋友,學生在課堂上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大膽提問,有利于學生對于有疑問的問題進行解決。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很嚴肅,這導致學生對于疑問不敢提問,教師無法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參與一些小游戲拉近距離,或者將教學內容增加互動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互動性,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不斷開發(fā)自己的思維邏輯能力。教師提高課堂活躍性是很好的教學方式,但要注意分寸,太過活潑的課堂,很容易出現(xiàn)混亂的現(xiàn)象,學生不受控制,不再學習,只注重玩耍,這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教師在準備教學內容時,要把握好度,設計合理的互動小游戲。
教師在講解完某一章知識時,會留一些聯(lián)系題來讓學生鞏固知識。學生在聯(lián)系時,可以不僅限于教師布置的習題,可以開放性的去做一些多層次,多角度的練習題。學生不僅會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個鞏固,還可以學會舉一反三,面對相同邏輯不同說法的題目,學生會輕松解出答案,提升學生自信心。教師也要注意把帶有重點難點的聯(lián)系題布置給學生進行有效的練習,在學會基礎題的情況下,才能做提高的題。學生在記住基本邏輯思維,對于基本題目的解答已經(jīng)很熟悉流程后,可以做一些提高的題,提高反應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在對基礎題還了解不清楚的前提下去做提高題,不僅提高不了能力,還可能把基礎的理論知識給忘記,基礎題都做不好,所以學生要一步步進步,一點點提高。
小學生都有愛玩的心態(tài),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給學生增加課外活動,利用課外活動激發(fā)學生在數(shù)學上的思維邏輯能力。教師鼓勵學生在課外生活中尋找關于數(shù)學的知識,在課堂上表達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教師對于學生找到的知識要一視同仁,都給予鼓勵,培養(yǎng)學生在數(shù)學領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數(shù)學。教師在設計課外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實施是否有意義,是不是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這需要教師對于教學和思維邏輯能力要充分了解,設計合理的課外活動。不能太簡單,讓學生過于放松,太難會打擊學生自信心,所以掌握這個度很重要。教師要注意在布置課外活動問題時,要注意時間,小學生在沒有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注意力是分散的,為了保證質量,讓學生觀察的東西少一些也是可以的。
教師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重要的人,所以教師要設計更多更新的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有趣,讓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在輕松的學習氛圍內,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上積極性得到提升,還對思維邏輯能力有一定提升。教師在這過程中,要時刻反思自己在教學活動中不犯錯誤,教學質量和效率也得到提高。在培養(yǎng)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時,不能過于著急,這是一件長久的事情。在教學過程中要循序漸進,不要揠苗助長,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就想讓跑起來。教師循序漸進的教,學生踏踏實實的學,促進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提升,為以后學習數(shù)學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