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桂蓮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上新莊鎮東臺學校 青海 西寧 810000)
朱德曾經說過:“努力發展體育事業,把我們的國民鍛煉成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人”。提高學生體育意識是體育新課改的一大要求。為了讓學生可以在體育課堂中掌握主動性,讓學生自發的參與到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去,教師在初等體育課堂教育教學中要做到課堂教學以學生為本,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初中生在體育課堂上的積極性。老師要從體育教學現狀入手,從實際出發,尋找改進教學模式的切入點。本文將從體育課堂現狀、體育分組、教學模式、開展趣味活動幾個方面分析探究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育教學中學生課堂主動性的具體策略。
首先,現階段的初中體育教學模式主要是演示型教學,即體育老師在班級前方進行演示,學生在后面跟著做動作。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體育老師在帶領時往往無法兼顧演示動作的標準型和同學做動作是否到位。同時,學生的參與度也不是很高。這種教學模式會對學生的主動參與有一定的消極影響。其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往往過于枯燥,經常是不斷重復同一個動作,打擊了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哪怕是一些靈活性較強的球類運動,比如說籃球的運球等基礎動作訓練階段往往也難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主動參與度不高。同時體育課堂內容單一枯燥,缺乏趣味性,教師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最后,體育測試最終成績評價因素往往過于單一,沒有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而僅盯著最后的體測成績。這樣的評價模式難以改善學生課堂表現,不易調動學生積極性。
2.1 設計合理分組形式。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營造共同學習的氛圍,幫助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多多主動參與課堂。比如說,老師可以將班中同學根據人數、身體素質、性格等因素合理劃分小組人數,讓學生在和同學相處,共同上課的過程中用于展示自我,避免了部分內向學生面對老師時不敢展示的現象。在學習羽毛球時鼓勵學生們進行小組間比賽,讓學生主動參與,成為課堂主體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讓同學們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劃分體育小組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學習的同時,發現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通過小組內同學互相幫助,實現生生互助。同時,體育教師要及時對同學們的進步進行肯定和表揚,讓學生了解到體育運動的快樂,進而學生主動地參與到體育課堂教學中。
2.2 優化教學模式。為了提高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的部分,首先教師要做好教育模式的改善工作,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思維,開拓創新。初中教師可以在體育課堂之中加入游戲的互動部分,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提高學生對體育課堂的學習興趣。比如說:在足球運球的教學中,老師要主動引導學生學習足球運球,同時可以讓同學們進行練習,對于控球能力較差的同學要耐心指導,讓學生在師生交流中感受到體育的樂趣。[1]
2.3 開展趣味活動。初中體育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遵循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因此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就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興趣愛好,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來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環境中提高體育能力。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鍛煉學生的身體機能,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2]例如體育教師可以選擇“排球和乒乓球”的游戲。方法:游戲者圍成圈。游戲開始,教師指定任何一人從逆時針或順時針方向開始游戲,第一人說:“排球!”同時兩手做成乒乓球的樣子。第二人應接著說:“乒乓球!”同時兩手做成排球的樣子。如此交替進行。如果某人發生錯誤,必須為大家表演一個節目。然后從發生錯誤的人開始,繼續游戲。規則:①必須講話與手勢同時進行。②前后兩人之間不能停頓時間過長,否則為失敗。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肢體協調能力,還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鍛煉,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頑強拼搏的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反應能力,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興趣,從而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初中體育教學作為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提高學生體能素質的有效手段,而且也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實效性,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