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蒞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十中學 河南 焦作 454000)
初中化學基礎知識較多,知識較為零散,部分內容較為抽象,學生理解難度較大,因而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難免會覺得時間短,難度大,基礎知識多而繁雜,很難有效的將知識點進行關聯(lián)和結合,因而學生的復習質量不高,化學核心素養(yǎng)也得不到明顯的提高。因此,目前學生的化學復習效率是當下化學教學中比較嚴峻的話題。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背景下,初中化學的復習教學,要求教師要攻克目前的教學困境,突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桎梏,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轉變教學觀念,形成多元化的復習方式,加強學生對化學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綜合素養(yǎng)。
在復習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確立復習的主線,然后圍繞主線展開復習,從而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結構化和系統(tǒng)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在具體的實踐中,教師可以先以單元為主題,每一單元都有一個主線,教師要充分的解讀教材,把握中考的考點,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考點梳理,讓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如:在進行《物質構成的奧秘》復習時,先確立復習的主線為物質的宏觀組成和微觀構成,讓學生建立宏觀和微觀概念,宏觀上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的,微觀上物質都是有分子、原子和離子構成的。而元素和微粒有什么關系呢?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總稱為元素,這樣宏觀和微觀就有機的聯(lián)系在一起。然后歸納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的相同點、聯(lián)系及區(qū)別。再分析原子結構,得出元素的化學性質與原子結構,尤其是與核外電子排布關系最為密切。最后引導學生復習化學式意義,化學式的書寫等,以此來構建《物質構成的奧秘》的知識體系,進而促進學生能夠有條理,清晰的開展復習,提高了學生的復習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在初復習的階段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聯(lián)想歸納,以此來促進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從而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依據(jù)教材中的實驗,或者是包含同一類型的反應等來開展歸納復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質量,促進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單元復習時,對于重要的實驗,可以從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改進實驗的優(yōu)點等方面進行復習。又如:教師在學習完《碳和碳的氧化物》和《金屬和金屬材料》之后,可以讓學生從物質的組成、性質、用途等角度出發(fā),進行對比歸納,讓復習有效的進行。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課前幾分鐘,把物質之間轉化關系圖打出來,讓感興趣、有能力的學生寫出其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并對這些孩子給予表揚和肯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復習的效果。另外,在復習化學概念時,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將一些化學概念進行對比歸納,進而使零散的知識條理化,促進學生知識網絡的構建。
在單元復習后,適時開展專題復習,讓學生通過對一類題目的練習,來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應用,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促進學生化學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利用同一類型的題型,讓學生能夠將知識融會貫通,讓學生能夠有效的提煉化學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答題框架,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如:在進行氫氧化鈉變質的專題復習時,先從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如何檢驗氫氧化鈉是否變質。如何檢驗氫氧化鈉是部分變質還是全部變質這幾個問題入手,通過教師的引導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讓學生真正理解檢驗的原理,然后通過中考真題演練,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達到一通百通觸類旁通的效果。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復習效果,提高了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
綜上所述,提高學生的復習效果,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可以從確立復習主線,分類歸納知識點,開展專題復習等多角度出發(fā),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來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