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浪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八集初級中學 江蘇 泗陽 223700)
江澤民同志曾經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歇動力。”當今社會發展的如此之快,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導師,應在今后的教學中順應時代的發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從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中,音樂學科的教育是初中基礎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一定組成渠道。在音樂學習中能夠有效的發揮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特點,由于音樂學習具有很強的創造性,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1 教學方式過于單一,課堂中的氛圍壓抑。當前科技在不斷的進步,社會中的文明也在不斷的提高,其中對素質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部分教師課堂教學方式過于單一、片面化,只注重對學生們進行傳授知識為主,在教學課堂上學生們的學習氛圍也過于壓抑,所以導致教師的諸多因素的影響,促使學生產生消極懈怠的負面情緒,而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下去,學生們會不重視對音樂的學習,認為音樂課可有可無。學生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要怎樣才能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
1.2 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實踐教學。音樂能夠通過歌聲更有效的來表達情感,讓人們在悅耳動聽的歌聲中感受音樂的魅力和無限的力量,學生也可以通過對音樂的學習,來達到開闊思維的能力和擴展學生自己的想象力。[1]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與學生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但是傳統教育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的自我中心意識太強烈,課堂氛圍不活躍,使學生在狹小的空間里壓抑著對音樂實踐學習的好奇心,阻擋著學生們發揮自己的創造力。然而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進行實踐性教學,可以很大程度上的幫助學生產生對音樂的學習,實踐教學中還能夠更加直觀的展示出音樂概念性的理解,使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
2.1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人們在已知的事實或者已有的觀念的基礎上,在自己的思想上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俗稱想象力。那么教師應該要教學中抓住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制作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們的興趣,幫助學生集中精神,還要有效的引導學生合理的想象,讓學生們自身融入到音樂當中,還要充分發揮出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使學生們將自己在音樂中所感受到的表達出來。[2]
2.2 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效的利用情景教學,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水平和教學內容,創造出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情景,讓學生帶著情感融入到情景教學中去。在創設的情景中,學生仿佛置身于音樂中的情景里,學生可以在情境里自由發揮自己的見解,能夠更好的領悟音樂中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和感情。通過這樣的情景,可以有利的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熱情,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力。
2.3 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中,可以作為不同類別的音樂,通過多媒體播放讓學生進行分析對比,促進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便后面形成的創新性思維做鋪墊。同時,在讓學生聽到音樂時,都會通過自己的大腦開始產生出各式各樣的想象,并從音樂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感情來體會出作者內心深處的想法,來進行幫助自己表達出對音樂的審美,鍛煉激發出學生們的思維和想象。[3]比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通過生動、形象的視頻和圖片,在多媒體上再次創設情境,讓學生更加真是直接的感受到作者所所表達的內容,進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和情境教學的利用,充分發揮出了學生們主動性和能動性,使學生們在學習音樂時養成了不斷思考和不斷創新的習慣,讓他們真實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