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秀君
(重慶市梁平區袁驛中學 重慶 梁平 405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身體素質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體育課程作為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學科,也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關鍵一環,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積極適應創新教育的理念,開展對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不過在實際教育中我們也是需要充分認識目前存在的問題,針對體育課程不受重視,教學措施單一枯燥的情況進行有效的創新,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創設各種體育活動,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實現對學生的綜合性教育。
1.1 體育課程在中學階段并不受重視。雖然在中學階段都開設了體育學科,要求學生在體育課程中進行有效的鍛煉,進行各種體育運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在實際上體育課程并不受大家的重視,很多時候就是都將體育課程當做一種娛樂性質的學科,[1]在教學中只負責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參與,或者知道學生記憶一些理論知識,沒有進行對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創新,嚴重影響了體育課程教學的效果。
1.2 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熱情不高。在中學階段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歡體育課程,這只是由于體育課程可以讓學生在操場上進行自由活動,給學生一定自主空間。但是學生在實際參與活動中就不是非常有興趣,只是進行玩鬧,而沒有用心在體育鍛煉中。
1.3 中學體育教學模式過程單一且枯燥。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教師指導學生都是以理論知識和實際訓練為主,讓學生背誦各種理論知識,要求學生按照教材要求進行各種項目的訓練,整個教學過程單一枯燥,沒有足夠的趣味性,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也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2.1 結合創新理念要求,開展教學模式改革。近些年來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教學需要,促使我們要加強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改革創新,適應學生的素質培養要求,對學生展開各種形式的教育指導,讓學生實現身心全面的發展。在中學體育課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創新理念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大膽創新,組織各種教育活動,調動學生的體育參與熱情,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氛圍。
2.2 結合體育課程要求,實施對教材內容的創新。在中學階段體育課程中很多教學內容都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嚴格要求,要求學生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模仿訓練,這樣的教學不僅學生不喜歡,而且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課堂參與,影響學生的充分發揮。
因此我們可以在繼承傳統教學要求的基礎上,融入更加吸引先進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學目標實施各種優化和創新,更加的貼近學生實際生活。讓學生主動融入在體育運動中,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意識。[2]比如一個簡單的俯臥撐運動,教室就可以先指導學生進行標準的練習,讓學生掌握基礎的技巧,然后幫助學生制定相關的運動規劃,要求學生在生活中保持運動,在早晨起床之后進行簡單的俯臥撐運動外,在放學之后進行一定量的運動,幫助學生養成更健康的運動習慣。同時還可以啟發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讓體育融入生活。
2.3 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開展體育教學方法的創新。在體育教學方法上要適應創新理念,就必須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狀況,充分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愛好興趣,[3]實施有效的教學引導,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需要,讓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發揮學生的長處和潛能。比如有些學生喜歡玩籃球,教師就可以根據這些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組,并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讓學生在比賽的刺激下進行有效的訓練,在逐漸形成良好的團隊意識和體育精神。還有一些學生身體素質不高,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些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訓練,讓他們可以循序漸進,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綜上所述,創新理念融合下的中學體育教學模式改革中,需要我們及時適應新的教學需要,堅持以學生為根本,實施對體育教學內容和模式的有效創新,對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素質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