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敏,劉娜,鄧巧娟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廣東 湛江 52400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病毒或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損傷,國內目前有超過1.5億患者,其中20%~40%患者發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1-2]。細胞焦亡是近年來發現并證實的一種新的程序性細胞死亡方式,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細胞焦亡在NASH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3-4]。
羥基紅花黃色素A是一種單查爾酮類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抗炎癥、抗血小板凝集等活性。LI Y N[5]等研究表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于肝纖維化有一定的療效。HE Y[6]等研究表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大鼠酒精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本研究采用游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處理L-02細胞建立NASH細胞模型,在此基礎上觀察和測定羥基紅花黃色素A對NASH的影響,并探尋其作用機制是否與肝細胞細胞焦亡有關,從而為NASH的臨床治療研究提供參考。
1.1 細胞L-02細胞系購于中科院上海細胞庫,將細胞解凍后離心,加入DMEM培養基,于37℃,5%CO2條件下培養。
1.2 藥物與試劑 羥基紅花黃色素A(上海士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貨號:78281-02-4,純度≥98%);DMEM(美國Gibco公司,貨號:12100046);胎牛血清(美國Gibco公司,貨號:16000044);油紅O染色液(上海生工,貨號:E607319-0010);油酸(上海生工,貨號:A502071-0250);棕櫚酸(上海純優生物,貨號:P0687);一步法反轉錄熒光定量試劑盒(上海生工,貨號:B639277-0050);Trizol(上海生工,貨號:B610409-0025);炎癥小體感受器分子NOD樣受體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兔單克隆抗體(艾博抗公司,貨號:M00034);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 1,Caspase-1)兔單克隆抗體(艾博抗公司,貨號:ab207802);消皮素D(Gasdermin D,GSDMD)兔單克隆抗體(艾博抗公司,貨號:ab209875);白細胞介素-18(IL-18)兔多克隆抗體(艾博抗公司,貨號:ab207324);白細胞介素-1β(IL-1β)兔多克隆抗體(英國abcam,貨號:ab9722);磷酸甘油脫氫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兔多克隆抗體(英國abcam,貨號:ab9485);HRP標記二抗(英國abcam,貨號:ab30451)。
1.3 主要儀器HERAcell150i型CO2細胞培養箱(美國Thermo公司);51029702型超凈臺(Thermofisher公司);680型酶標儀(Bio-Rad公司);CFX96型PCR儀(Bio-Rad公司);PowerPac Basic型電泳儀(Bio-Rad公司);AlphaImager HP型凝膠成像系統(美國阿爾法公司)。
1.4 分組與給藥 將油酸或棕櫚酸溶解于無水乙醇中,制備為50 mmol/L的儲存液。羥基紅花黃色素A溶解于DMEM培養基,濃度為500 mg/L。實驗分為對照組、模型組和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對照組為不做處理的人正常肝臟細胞L-02,模型組用500μmol/L的FFA(油酸∶棕櫚酸=2∶1)處理L-02細胞24 h,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在模型組基礎上用0.2 mg/mL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處理細胞24 h,羥基紅花黃色素A處理時間和方法參考文獻[5]。
1.5 油紅O染色檢測各組細胞中的脂質沉積 將油紅O工作液加入各組細胞中,室溫孵育60 min,棄染色液,用PBS清洗后,顯微鏡下觀察拍照。
1.6 ELISA檢測各組細胞內ALT、AST、SOD、MDA、IL-18、IL-1β含量 收集各組細胞,2 500 r/min離心20 min,收集上清備用。按照各自ELISA檢測試劑盒說明書檢測細胞內谷丙轉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IL-18、IL-1β含量。
1.7 RT-qPCR檢測細胞中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表達水平 收集各組細胞,分別加入TRIzol提取RNA,再參照一步法反轉錄熒光定量試劑盒檢測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表達水平,以GAPDH為內參。RT-qPCR反應程序見說明書。引物如下,NLRP3正向:5'-GCGCCTCAGTTAGAGGATGT-3',反向:5'-ACCAGCTACAA AAAGCATGGA-3';Caspase-1正向:5'-TTTCCGCAAGGTTCGATTTTCA-3',反向:5'-GGCATCTGCGCTCTACCATC-3'。GSDMD正向5'-CCATCGGCCTTTGAGAAAGTG-3',反向:5'-ACACATGAATAACGGGGTTTCC-3';GAPDH正向:5'-AAGGTGAAGGTCGGAGTCAAC-3',反向:5'-GGGGTCATT GATGGCAACAATA-3'。
1.8 Western blotting檢測各組細胞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IL-18蛋白表達 收集各組細胞,分別加入RIPA裂解液,冰上放置20 min后,4℃13 000 r/min離心20 min,取35μg總蛋白進行SDS-PAGE,轉PVDF膜,用2%BSA封閉液封閉,分別加入一抗(1∶1 000)4℃過夜,以GAPDH抗體(1∶10 000)為參照,再加入二抗(1∶10 000)室溫孵育1 h。ECL曝光成像,采用Alpha Imager HP凝膠成像系統分析結果。
1.9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多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均采用LSD-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油紅O染色結果 對照組細胞內未出現紅色脂滴,模型組細胞紅色脂滴較多,細胞腫脹,細胞間隙變大;與模型組比較,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紅色脂滴減少,細胞腫脹得到改善。(見圖1)

圖1 油紅O染色結果圖(×400)
2.2 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NASH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IL-18、IL-1β、MDA明顯升高(P<0.05),SOD明顯下降(P<0.05);與模型組比較,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IL-18、IL-1β、MDA明顯下降(P<0.05),SOD明顯升高(P<0.05),提示羥基紅花黃色素A能夠改善NASH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見圖2~3)

圖2 各組細胞炎癥因子含量比較(±s,n=3)

圖3 各組細胞MDA、SOD含量比較(±s,n=3)
2.3 羥基紅花黃色素A改善NASH肝細胞損傷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AST、ALT含量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AST、ALT含量明顯下降(P<0.05),提示羥基紅花黃色素A能夠改善肝細胞損傷。(見圖4)

圖4 各組細胞ALT、AST含量比較(±s,n=3)
2.4 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NLRP3 mRNA、Caspase-1mRNA、GSDMD mRNA的表達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表達水平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NLRP3 mRNA、Caspase-1 mRNA、GSDMD mRNA表達水平明顯下降(P<0.05)。(見圖5)

圖5 各組細胞NLRP3 mRNA、GSDMD mRNA、Caspase-1 mRNA表達水平比較(±s,n=3)
2.5 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蛋白表達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蛋白表達明顯升高(P<0.05);與模型組比較,羥基紅花黃色素A組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蛋白表達明顯下降(P<0.05)。(見圖6)

圖6 各組細胞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蛋白表達比較(±s,n=3)
隨著對NASH發病機制研究的深入,目前越來越多研究表明炎癥反應是NASH的主要誘導因素,而肝臟脂質過氧化導致的氧化應激也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7-9]。IL-1β和IL-18是炎癥因子,在NASH發展中加重肝臟炎癥反應;SOD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而MDA是脂質過氧化產物,二者分別代表著抗氧化能力和氧化損傷程度;ALT和AST反映肝功能損傷程度,當肝細胞受損時,ALT和AST會呈升高狀態[10-11]。李風林等[12]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血清IL-1β、IL-18含量較對照組明顯升高。楊素貞等[13]對NASH模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清ALT、AST、肝組織中MDA和SOD進行檢測,發現模型組大鼠ALT、AST、MDA含量明顯升高,SOD含量明顯下降。羥基紅花黃色素A具有單查爾酮苷類結構,是紅花黃色素的有效成分。近幾年已有研究表明,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通過抑制活性氧的生成,調節SOD和MDA的活性來緩解氧化應激[14]。此外,羥基紅花黃色素A能抑制炎性細胞因子IL-1β,TNF-α的表達[15-16]。因此,推測羥基紅花黃色素A抑制NASH的發生發展可能與抑制氧化應激反應和炎癥反應有關。為了驗證推測,本研究采用FFA處理L-02建立NASH細胞模型,經羥基紅花黃色素A處理后,L-02細胞的氧化應激和炎癥水平明顯降低,且AST、ALT含量明顯下降,這與推測結論一致。此外,羥基紅花黃色素A處理細胞的劑量0.2 mg/mL是經過參考文獻及前期MTT預實驗篩選確定的,羥基紅花黃色素A在0~0.2 mg/mL的范圍內細胞存活率較高,為非細胞毒性劑量。
細胞焦亡是一種依賴于Caspase的炎性細胞死亡形式,伴隨著細胞腫脹,質膜孔洞形成,調控大量促炎性細胞內容物釋放[17]。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肝臟庫普弗細胞、中性粒細胞、樹突狀細胞和肝細胞都能發生焦亡參與NASH發生機制的調節[18]。NLRP3屬于Nod樣受體家族,由凋亡相關斑點樣蛋白、核苷酸結合寡聚化結構域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體蛋白3部分組成,其通過激活并裂解pro caspase-1來調控成熟IL-1β和IL-18的釋放,誘導細胞焦亡,進而擴大炎癥反應[19]。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敲除NASH模型小鼠肝組織NLRP3基因后可抑制炎性反應,緩解脂肪變性和肝炎病情[20]。GSDMD基因定位于人染色體8q24,因具有質膜成孔活性成為Caspase-1和Caspase-11介導的細胞焦亡的主要執行者。YANG Y[21]等研究表明激活NLRP3/Caspase-1/GSDMD細胞焦亡信號通路可以促進人類子宮內膜癌細胞焦亡。本研究結果顯示模型組細胞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均被激活,說明NASH介導了細胞焦亡,而經羥基紅花黃色素A處理后,L-02細胞中NLRP3、Caspase-1、GSDMD、IL-18、IL-1β表達水平明顯降低,這與MRIDHA A R等[20]的研究和XU B[22]等的研究結果相似,提示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以抑制NLRP3/Caspase-1/GSDMD細胞焦亡信號通路激活。
綜上所述,羥基紅花黃色素A可減輕L-02細胞的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水平,抑制肝細胞焦亡,從而改善NASH肝細胞損傷,可能與其抑制NLRP3/Caspase-1/GSDMD細胞焦亡信號通路的激活有關。然而羥基紅花黃色素A通過何種途徑抑制NLRP3/Caspase-1/GSDMD細胞焦亡信號通路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