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
摘? 要: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支持下,在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與運行狀態的有效性上都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公共圖書館的的日常運行和管理工作中,檔案信息具有總量大、重要性強的特征,在圖書館的檔案管理工作中運用信息化平臺和技術是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而面向評估的前提是將對圖書館運行管理狀態有直接體驗和發言權的用戶,作為公共圖書館的檔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果評價的主要需求對象,通過構建科學的信息化建設評估框架、定期采集用戶反饋信息、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能力素質水平3個方面路徑實現公共圖書館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為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檔案管理工作質量提供重要的支持。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面向評估? ?評估體系建設? ?檔案管理? ?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1.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b)-0167-03
Research on Archiv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for Evaluation
LIN Yan
(Fuzhou Library,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ternet plat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has reached a high level in the scientificity of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operation. In the dail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archives informat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mount and strong importanc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platform and technology in library archives management is the main trend of future development. The premise of oriented evaluation is to take the users who have direct experience and say on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status of the library as the main demand object of the evaluation effect of the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By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regularly collecting user feedback information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level of archives managers, we can realiz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archives in public libraries, so as to provide important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rchives management in public libraries.
Key Words: Public library; Oriented evaluation; Evalu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建設工作需要充分重視用戶的主觀需求,這不僅是公共圖書館歸檔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更好地凸顯公共圖書館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關鍵環節,只有符合用戶需求的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開發和利用,才能更好地發揮為用戶提供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服務效果的作用,體現出信息化建設在公共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 公共圖書館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內涵與指標構建要點
1.1 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的基本內涵
具體到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開展,可知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是指在檔案信息的采集、加工與傳遞過程中,都應用信息化系統作為信息系統的支持。從客觀上來講,這對于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具體發揮作用的過程中,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中包括了宏觀的調控通和發揮各方面的功能的子系統,通過相互聯動作用的方式達到協同完成檔案管理工作要求的目標[1]。且在檔案信息的輸入、處理和儲存環節,都可以在系統中應用不同的功能模塊完成。這也是檔案管理工作實現信息化建設所體現出來的一個典型優勢。從面相用戶評估的角度上來說,基于信息化系統公共圖書館檔案管理工作的交互性,也能夠為用戶自主選擇相關的功能與服務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更便于通過信息化的檔案管理和調取狀態為用戶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服務。
1.2 面向用戶評估的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指標結構分析
在明確了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基本內涵以及其對于優化用戶服務效果的積極作用后,下文從評估工作的具體指標體系內容和基本類型的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和闡述。具體來說,為了在實現信息化檔案管理的背景下,促使檔案信息管理的全面性以及面向用戶評估結果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在設定信息化背景下的檔案管理指標的過程中,應當分別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指標體系的設置,不同類型的指標的具體設置內容如下:(1)客觀性指標,這方面指標的篩選和確認應當本著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和客觀產生的部分數據為依據進行指標的確立。比較有代表性的指標類型包括系統硬件應用力度和投入成本指標、用戶應用系統的頻率指標以及用于系統運行安全維護和保障的成本支出等[2]。由于客觀指標一旦產生具有相對固定相較強的特征其可以直接通過相關的客體提供。另外,宏觀上的檔案管理和運行平臺也能夠通過功能的設計,達到對這部分客觀指標的定期匯總和采集效果,最終確保相關指標為評估圖書館信息化建設的質量提供支持。雖然這部分指標在固定性上相對較高,但其實是最能夠反映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成效的關鍵指標[3]。(2)半客觀性指標。這部分指標的基本特征是除了依托一定的客觀數據信息作為指標確定的參照標準外,一些具有主觀性特征的經驗也被融入這部分指標制定的過程中。例如:在部分數據指標的統計工作中,一部分數據會由于用戶的應用習慣和需求發生一定程度的轉變,這意味著評估工作本身也需要預留一定的靈活性空間。比較代表性的半客觀指標主要是檔案信息資源的下載成本,由于這部分成本數據指標需要分別對資源成本庫的數據成本和下載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準確的了解,因此,基于下載情況的隨機性和波動性較大,數據信息只能通過估算的形式獲得,從而使其指標確定的過程中包括了一部分經驗積累因素。另外,在半客觀指標的計算確認環節,相應的計算公式的確認也是依據一些評估項目作為參照獲取的預估數據。因此,也帶有一部分經驗因素,這也是這類指標被稱為半客觀指標的主要原因。(3)主觀指標。這類指標主要是指單純依靠經驗獲取的指標類型。其具體數據狀態不僅無法依托固定的計算公式進行確認,在實際確認的過程中還對相關系統設計人員和指標體系構建人員的工作經驗有較高的要求。從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角度上來講,由于圖書館所提供服務的綜合性和功能性要求較高,更需要相關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關于這類指標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基于公共圖書館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背景下,圖書館運行與管理工作所帶來的社會效益。基于相關指標的評估標準具有無法確切統一的特征,具體的指標項目在呈現效果上也多以描述性的語言為代表,評價標準也主要以區間狀態為主。
2? 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質量提升的有效途徑
2.1 不斷完善面向用戶的評價體系框架結構
在上文的論述中已經明確,面向用戶的公共圖書館信息化評價體系的建設和具體的運行管理工作中包含著不同性質的指標類型[4]。在未來的發展建設過程中,為了更進一步發揮出信息化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要作用,需要相關的信息化管理與運行體系的構建工作者繼續結合個人的工作經驗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宗旨和工作目標,在信息化管理和運行體系的建設中,更加全面地通過應用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對項目指標體系本身的完善和優化,一方面提升管理體系運行的人性化程度,另一方面也要從實際應用的便捷性角度出發重視便捷性效果的達成,確保信息化建設的效果能夠充分發揮出給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系統且具有靈活性和豐富性的服務[5]。
2.2 定期采集用戶的反饋信息內容
用戶是圖書館服務的重要對象,也是信息化建設中的成果和先進技術的主要享受者。為了對信息化建的實際應用功能效果進行全面把握,圖書館應當重視對用戶反饋信息的全面系統采集。而為了提升信息采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大數據技術和基于數據存儲傳達的云計算技術都可以應用在對用戶需求信息的采集工作中,只有做到對用戶需求信息的精準定位,才能更進一步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確保技術和設備的引入滿足用戶真實的需求[6]。
2.3 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技術水平
在整個圖書館的運行和管理逐步向信息化方向發展的背景下,無論是系統的維護管理人員還是常規情況下負責圖書館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員,都需要同步掌握相應的信息系統操作方法以及用戶數據信息的調取方式,適當承擔起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采集信息和初步處理信息的任務。另外,在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開展中,其自身對于信息化技術和系統應用功能的掌握也能夠提升其在提供服務時的柔性和靈活性,充分發揮出人工服務與系統服務的聯動作用,確保在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系統建設充分發揮出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的作用。
3? 結語
綜合分析可知,在公共圖書館的檔案管理工作中,信息化建設不僅是提升檔案管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渠道,還是更好地為用戶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出信息化系統作用的關鍵環節。系統管理人員與技術研發人員應當不斷提升個人的技術水平,并且堅持以用戶為主導的服務宗旨,為取得更好地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效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虹羽.紙電同步趨勢下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困惑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20,523(19):
246-247,250.
[2] 康學政.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途徑[J].科技創新導報,2020,17(3):237-238.
[3] 董利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研究——評《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與服務》[J].中國科技論文,2020,15(1):138.
[4] 賀延輝.公共圖書館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俄羅斯國家公共科技圖書館的經驗與啟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9,125(5):105-115.
[5] 劉樂樂.高校圖書館科技查新與智能書架管理系統構建——評《高校科技查新與圖書館工作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6):271.
[6] 王紅艷.淺析高職院校圖書檔案的一體化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4):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