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旦有
【摘要】在新課改的形勢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與健康教學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而且還要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鍛煉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讓學生以后能夠有更好的發展。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現階段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領域目標貫穿于義務教育的每一個階段,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新課程得到改革以后,初中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學生的適應能力、自我認知、思想認識、學習和生活習慣等,所以初中體育教學需要老師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作為主要教學目的。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會需要應用很多的教學活動,而這些教學活動比較激烈而且需要參與人員具備較強的競爭意識,所以初中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團結協作意識,進而學生能夠產生榮譽感和自豪感。
(二)有利于推進學生的人格發展
初中體育和健康教學中一些體育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活動教學中去,而且學生可以對體育學習產生良好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競技意識以及競爭意識,而且學生還能夠積極地展示自己的才能,進而獲得他人的認可和肯定,最終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有利于學生人格發展的,而且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中產生良好的集體榮譽感,并且會為了集體的榮譽而努力拼搏。初中體育和健康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掌握交際的方式,并且學生會虛心請教,能夠借鑒并學習優秀的行為典范,并且能夠積極地分享自己的勝利果實和學習經驗。
(三)彌補學生心理的缺陷
學生具備良好的身心素質是很關鍵和重要的,而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需要密切結合、相互作用、相互協調,所以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才能夠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而學生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有助于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和學習,因此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雖然每一位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不同的,但是學生的心理不是孤立的,這是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心理都會影響到身邊人,而且學生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都會影響到周邊人的情緒。而初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工作能夠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空間和生活空間,在這種氛圍下學生的身體和心理以及和他人之間的關系都是密切融合的,這就需要學生具備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進而學生能夠與老師、同學和睦地相處,最終可以完善學生的人際關系,彌補學生心理的缺陷,讓學生能夠從身體和心理方面健康地成長和發展。
二、通過小組合作的體育教學項目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學習自信
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他們不喜歡過多地與同學和教師溝通交流,習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內以自我為中心,不利于學生團隊合作能力、體育精神、溝通協調能力的培養。教師應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小組合作的形式增加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合作的形式更好地完成一些體育運動,在團體類的運動項目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合作的趣味性和意義,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體育合作精神及體育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體育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在合作實踐運動中增進與同學之間的情感交流和互動,促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確保教學目的實用性
在體育健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的目標是保證教學過程為學生所接受。因此,教師的目標是以科學的健康標準來確定,首先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學生認識到體育學習在身心發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從事實上解讀體育的健康;此外,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幫助他們提高自信,確保教學的目標切實可行。
比如,在九年級“體育與健康”羽毛球課中,要明確羽毛球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體質和身體協調能力,讓學生掌握羽毛球的握法和發球技巧。因為羽毛球是一項有趣的運動,所以在這項運動中,學生的身心素質可以鍛煉,而這個年齡的男孩有羽毛球運動的基礎,但經過老師的仔細觀察,學生的動作各不相同,所以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羽毛球技能,以提升學生的羽毛球運動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制定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在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應深入學生群體中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思考,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有更多的自我展示及提升的機會,并在動作技能的體育練習活動中發揮自己的個性和運動能力,在體育運動中實踐和創新,最大程度上展現自己的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如在進行跑步技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階段式地跑步教學目標:“針對運動能力好及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要求其在3分24秒內跑完1000米,針對運動能力一般及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要求其在4分鐘內跑完1000米,針對運動能力較差且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要求其在5分鐘內跑完1000米。”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之后允許學生自由地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目標及層次進行實踐,促使學生朝著自己的學習目標更好地完成體育練習,強化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心理層面和身體素質層面的發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
結束語
學校應該積極發揮初中體育教學的作用,通過教學內容和活動促進中學生的身體和心理趨于健康地成長,讓中學生在強健體魄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三觀思想,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做一個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優秀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李彬彬.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對初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D].濟南大學,2019.
[2]馬俊.初中體育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田徑,2019(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