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偉 惠州城市職業學院
籃球在空間和時間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球員需要變得更強壯,并具有更好的耐力,應激性和熟練技術動作。值得注意的是,在體育運動中,籃球運動員需要通過急起急停、快速奔跑等技術來對抗對手的防守,而激烈的身體對抗是不可避免的,這很容易造成踝關節傷害[1]。
低身體素質是導致踝關節受傷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籃球運動中有很多學生的下肢力量較差,腳踝力量缺乏,腳踝和腳部柔韌性差。還有學生通常沒有身體力氣來進行某些專業性的運動,且不符合標準。為了進行這種運動,低水平的身體素質和技術運動會發生沖撞,導致受傷,因為身體素質水平不能滿足籃球運動技術的要求。
籃球是一項高強度的運動,體力消耗有兩個主要特征:高消耗量和快速消耗。良好的體能依賴于足夠的體力。在籃球運動中,許多運動員和學生經常會因為體力不佳而造成不良的后果。在此類情況下,身體會對踝關節施加更大的壓力。腳踝關節是自身體內所有運動動作的起點,因此很有可能造成腳踝損傷。
不正確的技術動作是導致高職院校體育學生踝關節受傷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發現,通過對參加籃球活動的觀察以及與該專業學生的交流,校內有許多體育專業的學生使用了不正確和不規范的籃球技術動作。應用技術動作時存在一個大問題,因為許多人在上大學之前沒有接受過專業的籃球訓練。從早期接觸籃球到成熟使用該技術,長此以往,許多學生會形成錯誤的技術行為。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學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大多數學生忽略了踝關節受傷的風險,也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在籃球運動中,大多數學生都非常投入,這就逐漸降低了他們對自我保護的認識。由于頻繁的身體接觸,快速奔跑和激烈的拼搶中,就會造成自我防護意識下降或失去,從而導致踝關節的損傷。
不充分的準備活動也對踝關節受傷也有重大影響。打籃球之前的熱身活動對于進入籃球活動狀態并防止任何損傷起著重要作用。這所高職院校的大多數體育專業學生普遍忽略了熱身運動對籃球避免腳踝受傷的重要意義,這是避免踝關節受傷是重要的保證,許多學生在思想上還沒有重視[2]。準備活動是通過一系列的熱身運動,讓身體的各個部位有一個接受后續激烈運動的適應性過程。
作為籃球運動員,訓練是最重要的,但是教練需要為球員安排訓練時間和訓練量。教練需要根據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訓練方案。同時使用腳踝的訓練需要單獨進行的訓練。因為訓練是同時進行的,運動員無法有效恢復。一項培訓還未結束,就需要投入到下一個環節,這樣會很累。此時,疲勞會造成腿部的酸困,這很容易損傷踝關節。對運動員的訓練量應根據其狀況確定,并且不應對運動員的身體器官造成壓力。在訓練時,我們必須注意體育鍛煉的各個方面,并全面改善我們的身體健康,例如耐力、爆發力和柔韌性。特別是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受傷的區域,可以通過加強常規訓練來防止受傷。
正式活動之前必須完成的準備工作。準備工作是使身體的神經和各種運動器官運動到適當的活動狀態,以便可以充分激活身體的肌肉。準備活動時,請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要留出充足的準備時間,并且與后續活動有關。第二,后期的放松活動也很重要。經過長時間的劇烈運動后,肌肉最終無法適應停歇狀態,因此有必要進行低消耗運動以逐漸放松肌肉。準備和放松工作都可以有效防止踝關節受傷。
教練教運動員時,不僅應加強對運動員自我保護意識的訓練,還應為學生提供自我保護的途徑。例如,如果在訓練過程中不小心踩到別人或被別人逼迫而失去重心,則可以通過順勢跌倒并在腳上分散一些壓力來有效地防止踝關節受傷。有時,運動員在極端的天氣中打球,這是對自己身體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對保護的意識也非常弱[3]。在極端天氣下在戶外打球會使身體因溫度變化而變得僵硬。這時,腿部就沒有那么靈活,所以增加了腳踝受傷的可能性。
如果腳踝受傷,應立即去醫院就診。踝關節受傷后自我控制能力減弱,但一項研究表明,平衡板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恢復踝關節控制能力。該平衡板類似于單腿站立。單腿站在平衡板上不能保持另一只腳的平衡。只能使用自己的腳踝關節,全面訓練可恢復對踝關節的控制。
總之,籃球對身心都有好處,但是在運動過程中容易發生關節損傷,而腳踝受傷是最常見的。這種類型的多發損傷直接影響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技能掌握和行動能力,因此必須在運動前進行適當的準備,增強運動員的預防意識,并提供具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盡可能避免或減少踝關節受傷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