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顯 河南牧業經濟學院體育部
排球是球類運動項目之一,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起,排球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而且是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組成部分。通過開展有效的高校排球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骨骼、肌肉、神經、呼吸、血液循環等系統的功能,還能培養學生機智、果斷、沉著、冷靜等心理素質,實現對學生素質教育與體育教學的雙重教學目標。因此,做好高校排球教學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至關重要。而互助教學法是新時下衍生的一種有效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將其運用到高校排球教學中,使學生之間能相互帶動與幫助,消除學生對排球學習的畏難學習心理,不斷提高學生的排球學習效率與效果。
所謂互助教學法,即為學生之間相互指出彼此的學習錯誤,互相學習彼此的優秀學習能力,互相思考改正錯誤的方式,進行對知識的深度探究與學習的教學方式。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而言,充分發揮出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即可以使班級中的學生合作學習課本中的排球知識,消除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畏難與厭煩學習心理,使學生相互幫助學習排球知識,還能夠使班級中的學生親身經歷排球知識的形成過程,形成對排球知識的深刻理解與記憶,確保學生對排球知識學習的實效性。因此,高校教師應積極思考如何將互助教學法,有效地運用到高校排球教學課堂之中,從根源上消除教師運用傳統的單向灌輸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化與形式化學習排球知識的不良現象。而是使學生能夠在相互幫助學習排球知識的過程中,真正理解與掌握排球知識的內涵,以及排球運動相關的體育技巧和運動方式,使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從而真正實現高校排球體育教學的價值,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習本身就是學生發現、研究與獲取知識的過程,但是從當前高校排球教學的現狀來看,由于高校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長期影響,過于注重學生對排球的學習效果,而忽視了學生排球學習的過程。在開展排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都是親自為學生示范,讓學生跟隨教師學習,教師再指出學生的錯誤,學生再次跟隨教師練習的訓練方式教學,這種傳統的訓練方式十分枯燥與乏味,使學生不僅毫無對排球學習的興趣,更難以與教師進行有效的學習交流。長此以往,高校中的學生會產生對排球學習的嚴重抵觸心理,形式化地跟隨教師進行一系列的排球運動訓練,而學生的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都無法從排球學習中得到提升。這種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強制性與枯燥性,是導致高校教師排球教學效果低下的主要原因。
為有效地改善這種不良的排球教學現象,高校體育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學習與發展的主體者,以互助教學法開展對學生的體育教學。通過組織學生互助學習排球知識的方式,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既能在互助學習的過程中,盡情享受排球學習的樂趣,還能夠不斷深化對排球知識的理解與排球技巧的掌握,這樣學生的排球學習效果將會顯著提升,而排球教學的思想素質教育價值與身體素質教育價值,都能夠充分地發揮到對學生的教育之中,保障高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成長。
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運用互助教學法開展教學,不僅可以真正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在互相指出錯誤與交流排球技巧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綜合素養,還能夠使學生之間進行一對一的互助練習,使教師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文問題,及時幫助學生糾正動作盲點,隨之不斷提高對高校學生的排球教學質量。
因為在以往的高校排球教學課堂中,都是由教師單向灌輸給學生排球知識,這使得學生都未經大腦思考而直接得到了排球訓練的技巧,自然就會使得學生產生對排球知識的掌握不扎實,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排球訓練技巧的核心,這樣學生就難以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屬于自己的知識與能力,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排球學習。而且教師都是直接指導班級中的所有學生,根本難以及時發現學生中出現的排球動作不良的現象,這較為容易使學生朝著一條錯誤的排球道路學習與發展。
但是通過對互助教學法的合理運用,即可從根源上解決這些存在于高校排球教學中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真正得到高效的排球教育,使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能夠進行深層次的學習交流,使學生能夠透徹地掌握排球知識與排球技巧。因此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正確與深刻地認識到互助教學法的重要性,將其合理地運用到高校排球教學之中,為學生的排球學習提供有力的教學保障。
在高校排球教學的初級階段,其核心教學目標為讓學生掌握理論性的排球基礎性知識與基礎性的操作技巧,如傳球、墊球、發球、扣球、攔網。等,以及比賽中常用的移動步法有滑步、交叉步、跳步、跨步和跑步等,以保證學生能夠在后續的排球比賽中正確的運用運動技巧,保障學生的排球學習效果與比賽效果。在開展初級階段排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對學生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實際排球學習能力,將學生科學合理地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組織小組中的學生互助學習基礎課程知識與操作技巧,使學生能夠親自發現、探究與掌握課程知識,提高學生對排球知識的學習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運用組織小組學生進行排球知識搶答活動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互助學習意識,使小組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積極地幫助學生能力弱的學生,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與團隊合作能力,從而使班級學生的整體排球學習效果與能力都能夠呈直線式不斷提升。
舉例來說,在開展初級階段的排球互助訓練的過程中,高校教師應先將學生分為不同的互助學習小組,組織小組學生學習基礎性理論知識,以及排球比賽正面上手發球的基礎動作等等,看一看哪個小組的學生學習效果好,之后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體育知識競賽搶答活動,充分調動小組學生的互助學習積極性。這樣一來,各個小組中的學生都會積極地幫助小組中學生能力弱的學生,學生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互助意識和和諧的關系,而教師同樣能夠在組織小組學生競賽搶答的過程中,發現各個小組互助學習中的問題,及時給予學生有效的思想素質教育與排球訓練技巧指導。最后,學生在互助學習排球知識的過程中,將會有效地互相監督與互助學習,將能夠準確性運用排球技巧在比賽之中,使學生們獲得良好的排球學習與發展。
在開展高校排球教學的過程中,中級階段的訓練目標,即為對學生的戰術教學指導,這樣才能使學生根據不同的排球比賽形式,正確地運用不同戰術與技巧,使學生能夠取得良好的排球比賽效果,保障學生排球學習的良好發展。而在這一階段訓練的過程中,學生是否能正確地運用戰術與排球技巧十分重要,所以教師應運用互助教學法開展教學,實現對學生排球訓練效果的有效保證。教師可以根據對學生的中級階段排球教學內容,為學生制定相應的互助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互助學會相應的課程知識,如若學生出現無法互助學會課程知識,就給予學生相應的表演體育項目的懲罰,以這種激勵性的互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使學生之間能夠真正相互幫助、督促與監督學習,提高學生對排球知識的掌握能力,強化班級學生的整體排球運動能力。
舉例來說,高校排球教師可以先為簡單的講述個人戰術和集體戰術兩大類排球運動戰術,使學生能初步掌握個人戰術即個人根據場上情況有目的地運用技術的過程,分為發球、一傳、二傳、扣球、攔網、后排防守6項個人戰術。集體戰術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隊員之間有組織、有目的的集體協同配合,包括進攻戰術和防守戰術的知識。之后,將學生分為兩人一組,要求學生互助學習個人戰術與集體戰術,在不同排球比賽中的有效運用方式,選出小組互助學習高與低的學生,分別給予獎勵和懲罰,充分激發學生對排球戰術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對排球戰術的學習效果。最后,使兩個學生能夠互相指出彼此的學習問題,進行切實有效的互助學習,使學生都能夠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與比賽觀念,促使學生排球運動能力與效果的不斷提升。
在高校排球訓練的過程中,高級階段的教學是組織學生進行排球實踐比賽,致力于讓學生從實踐中強化對排球運動技巧的掌握,實現對學生判斷能力、思想素質與身體素質的有效培養,隨之促使學生體育學習的長遠發展。所以教師可以運用互助教學法組織學生進行高階段的排球比賽訓練,分別將學習能力強與學生能力差的學生,平均分配到同一個排球小組之中,使小組中的學生能夠相互帶動與幫助學習。從根源上消除同個小組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均等,而無法進行有效互助學習的不良現象。而是使得小組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及時指出與發現學習能力弱學生的錯誤,使學生能力弱的學生能夠給予學生能力強學生的有效訓練建議,實現有效的訓練思維碰撞,全面提高學生的排球運動能力與綜合素養。
舉例來說,在開展高級階段的排球互助訓練過程之中,教師將隊員之間的協作度作為最終評價指標,以保障各個小組中的學生都能夠有效互助學習,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從小組互助學習中,以及實際的排球比賽中,全面地認清自己的排球學習優缺點,并使學生之間都能夠有效地互相幫助學生,提高學生對排球技巧的實踐運用能力。之后,通過教師對隊伍協作度的有效評價,使小組中的學生能加強思想素質與合作意識,使其能認識到幫助其他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性,這樣班級會形成良好的互助學習氛圍,學生們的排球水平會不斷提升。
綜上所述,將互助教學法科學合理地運用到高校排球教學之中,可以確保學生排球學習的實效性,促使學生排球運動能力的不斷提升。高校教師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將學生合理地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使小組中的學生能夠互相幫助學習,不斷加強學生對排球知識與技巧的掌握,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與排球運動能力,加快學生體育發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