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瑩
(江蘇省南通市新橋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8)
在體育教學的基礎階段,簡易器材的應用直接影響到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應用簡易器材,對提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具有積極意義。如今,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為培養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毅力等,教學場地主要以戶外為主,體育教學場地和教學器材成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的主要輸出載體。在日常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器材所發揮的教學作用,充分激發小學生體育學習潛能,遵循簡易器材開發與利用的教學設計模式,保障小學生在體育教學中能夠感受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與安全性。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遇到如下的問題:課前設計好的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內容,往往由于缺乏對應的簡易器材使課程開展不順利,導致教師的教學質量下降,教學效果不明顯,且很多小學體育教師對簡易器材投放的問題理解不透徹、墨守成規,沒有制定和做出明顯的教學改變,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內容單一,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化,難以調動小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其主要表現為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除了指導小學生跑步外,就是讓小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由活動,導致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氛圍壓抑,小學生的積極性不足。
簡易器材是促進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教學資料,其不僅承擔體育項目教學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引導小學生體育德育水平提升的關鍵教學資源。因此,作為簡易器材的管理人員,應注重科學管理,分類存放,存放空間應保持干凈整潔、干燥通風等。但是目前來看,許多小學對于簡易器材的存放條件不注重,導致簡易器材保管的問題不斷出現。
經過大量的走訪調查和相關文獻研究得出,小學階段簡易器材的種類及其占據比例有所缺失,尤其是在投擲和平衡類器材的制作和應用上,需要及時地進行補充和完善。由于體育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簡易器材都具備質地輕、結構簡單、易制作等特點,對于投擲項目而言,教師應選取重量較重、堅硬的器材,這樣才能夠滿足投擲運動的教學要求。因此,應減少軟繩、氣球等簡易器材的投入,增加質量大、堅硬等類型簡易器材的設計與完善。
目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所選用的簡易器材在應用過程中存在穩定性和安全性較差的問題。大多數體育教師不愿使用簡易器材作為日常課堂體育教學工具,主要是因為其缺乏安全性和穩固定,在課堂上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等。安全性是體育簡易器材投放使用的首要原則,是保障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順利開展的關鍵,但是綜合簡易器材的結構、質地和外形等,簡易器材很容易受損,一旦器材有磨損,則會提高小學生受傷的概率。
簡易器材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有效地改變體育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可實現體育課堂教學器材等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既能夠吸引小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時能夠增強趣味性,提高體育器材的穩固性與安全性等。從體育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原則上看,所涉及的簡易器材要具備較高的應用價值,并在實際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利用的過程增強小學生的體質,同時還要在簡易器材設計的過程中符合當地的文化傳統,適應小學生體育課堂學習的基本需求等。
隨著小學體育新課程教學標準的出臺,素質教育大力展開,但是由于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應試教育理念仍然存在,唯成績論很難“去根”,但是注重學校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已經成為教育趨勢。目前,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教學運動場地不足、類型劃分不一、教學運動器材不充足等問題,對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果的優化產生較大的影響。例如,由于簡易器材的種類和設計制作質量不符合教學要求,會導致體育教師教學設計實施受阻,教學任務的完成存在較大障礙,嚴重情況下會導致小學生學習興趣減低,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課程內容和教學實施流程難以滿足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在此教學環境和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應充分借助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契機,發揮自身教學所長,依據現有的體育課堂教學資源,或讓小學生搜集日常生活環境中相關教學所需物品等,通過與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項目內容相互結合、因地制宜,制作成有益的簡易體育教學器材。但是,為了達到日常體育課堂教學的基本效果,在收集簡易器材教學資源和制作的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兩點。其一,簡易器材的制作應依據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巧妙制作。制作設計應思考周全,既要保證簡易器材的結構穩固性和外觀色彩的豐富性,也要對不同形狀進行有益篩選,盡量設計出小學生喜愛,且能夠符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要求的簡易器材。其二,簡易器材的制作應以安全性為主。由于大部分的體育項目教學所用簡易器材具備質地輕、小巧等特征,因此要注重表面結構與外形的光滑性。例如,在新式提高桿的制作和設計過程中,按照以往的器材選用經驗,大都選取使用橡皮筋作為跳高練習的基本器材,但是橡皮筋過軟,對小學生跳高運動練習存在不利。而選取標準的跳高桿,則會導致多頻次地撿桿,并且存在安全隱患。因此,遵循簡易器材的設計制作理念,可將橡皮筋與跳高桿2 種材料進行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簡易器材在跳高運動中的應用效果,如可將標準的跳高桿分成若干小段,并將竹節打通,利用橡皮筋串聯起來,同時還可將跳桿最外面涂上黑色和白色2 種顏色,這樣既能夠體現出簡易器材的美觀性,同時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跳高桿的使用要求。這種簡易器材的制作使用,可最大限度地調動小學生投入挑戰的勇氣,對于培養小學生“爭第一”的競爭精神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經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和分析得出,很多體育教師都認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器材越多越好,為了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準備多種類型的體育教學器材,這往往會導致小學生在器材的選取上存在困難。從小學生自身的學習現狀看,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難以集中,對新事物的接受快,但喜愛的持久時間較短,因此容易導致小學生在多種器材的選取過程中存在猶豫不決的現象?;诖耍w育教師在簡易器材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要深度挖掘,盡量保持器材使用的單一性,達到物盡其用目的。例如,在接力棒器材的制作和應用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搜集廢棄的礦泉水瓶作為接力棒簡易體育運動器材的制作材料,并依據需要填充一定體積的沙子,沙子量要依據小學生的力量決定,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體育教師還可以充分挖掘內直徑較大的管子作為接力棒的器材主體結構,將其內灌入沙子,保證制作的接力棒與標準運動器材之間的功能使用最為相似。以上2 種接力棒的制作方法都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促進小學生運動技能具有積極意義。在具體的簡易器材應用的過程中,體育教師可首先向小學生簡要地介紹接力棒的使用標準和應用技巧,待宣布比賽規則后可組織開展4 人接力跑比賽,讓小學生體會和掌握接力棒的使用原則和使用規范。又如,在投擲類運動實心球簡易器材的設計和制作中,如果教學目標設計為培養小學生投擲精度和精確度,則可通過器材的挖掘,選取實心球和礦泉水瓶為教學簡易器材。教師可選取礦泉水瓶作為投擲的目標,小學生可利用實心球投擲礦泉水瓶,并瞄準,然后將實心球進行傳遞。分組對抗,擊中礦泉水瓶得1 分,看哪個小組的得分最多,得分最多的即為獲勝方,且可獲得文具或者其他獎品。體育教師還可以將實心球作為體育課堂練習過程中的負重物,以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將全班的小學生進行分組,以3 ~4 組為宜,讓小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負重實心球前進,再返回小組指定的位置,以最快速度返回的小組為獲勝方。該類簡易器材體育運動的開展,不僅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對提高小學生的團結意識和互動能力等具有積極意義。
此外,在簡易器材應用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加強日常教學實踐的應用,使簡易器材能融入體育生活中。例如,可搜集廢舊的物品,精心設計制作成足球、標槍等簡易運動器材,還可借助自行車廢舊的輪胎來開展蹬腿訓練,培養小學生廢舊物品改造的能力,不斷地提高小學生身體素質和實踐能力等。
簡易器材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感受體育課堂教學的無限魅力,使其能主動積極地參與體育教學,提高身體素質,而且能夠優化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