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梨園小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與小學階段的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對學生的理解,以及領悟的能力要求較高,尤其在進行閱讀理解相關內容的教學的時候,學生在學習時需要代入自身的情感,跟隨著教師的腳步,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結合與之相應的學習技巧,只有這樣,才可以在真正意義上,對文章進行深刻的理解,并領悟其含義。
所謂體驗教學法,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其重點就在于其中的“體驗”兩個字,也就是指讓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親身經歷并充分的參與到學習的內容當中,以此來實現對所學知識更加有效的獲取。但是在實際上,除了上述的在字面上已經表述出來的含義之外,體驗式的教學,還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正確引導,以及師生之間的感悟與交流,也就是說在實施體驗式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通過自己具體的行動,將學生逐漸引導到進行體驗的過程當中,從而促使學生產生一些更具個性化的感悟,而在其中,對感悟所進行的交流,其重點在于對學生們體驗的進一步深化,以及學生知識的夯實[1]。
小學中年級階段的學生剛剛開始接觸作文,還不是特別喜歡大段的文字敘述,這個時候教師就要注意為學生創建適合寫作的教學情境,積極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由于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已經接受過看圖寫話式的培訓,那個時候學生已經掌握了一部分敘事的小技巧,到中年級階段時教師可以深入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表現機會,在作文課上給學生創建一個小舞臺,以此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為了引導學生學會記敘文的寫作方法,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個簡單的小劇本,讓班級幾名學生站到講臺上來進行表演。
小紅和小美是一對小姐妹,但是最近兩個人卻因為一些事情發生了爭執,同學小剛發現,以后就決定幫助二人和好。原來小紅和小美是因為一只發卡吵了一架,但是兩個人誰都不肯把事情的原委說出來,也不肯主動向對方道歉。
通過引導幾名學生在講臺上表演情景劇,讓其他學生認真觀看,并且仔細分析劇情,將劇情記錄下來之后,按照自己的敘述方法謄抄到作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剛剛三名同學的表演中,相信大家也發現了這個故事并不完整,故事中只提到小紅和小美是因為一只發卡吵了一架,但是并沒有說二人之間具體發生了什么事情,請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把這個故事補充完整,寫到作文中,并且根據這件事情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小學中年級階段學生進行語文寫作時,經常因為不知道寫什么內容而導致作文十分空洞,乏味嚴重缺乏文學性和可看性,這個時候教師在作文課上引入一個有趣的作文情景劇讓學生根據情景劇來復述一件事情。鍛煉學生復述敘事的能力,為日后寫作記敘文提前打下基礎。同時在編寫劇本的時候,故事的劇情相對來講比較簡單,學生能夠看懂且將故事在幾句話之內就講完。并且教師還在故事中留下了一些發揮空間,方便學生自由填補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敘事能力,增強其寫作水平。
小學中年級階段寫作語文作文經常會遇到的大難題就是不知道使用什么樣的作文素材,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雖然會發生很多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在寫作文的時候,將這些日常事情運用到寫作之中。而且由于小學中年級階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寫作的事情并不是同一件事,教師很難辨別學生真實的寫作水平,因此提高學生的敘事能力,幫助學生留意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成為了教師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
例如: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全班學生開展一場小活動,比如讓全班學生到操場上玩一場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游戲開始之前,教師就告訴學生:“這一次玩游戲,大家要注意游戲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并且將這些細節都記清楚,等一下要將這一次的游戲原原本本的寫到作文里面,老師會根據大家的作文表現來判斷哪一篇作文寫得更加出色。”。
現如今,在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體驗式教學,教師就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學生,使其可以對文本中主要的情感進行充分的理解,在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可以讓整個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變得更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對學生個人情感的進一步表達,進行有效的鼓勵,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傾聽的方式,來對該文本進行思考,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文章作者的情感也可以被更加豐富的表達出來。因此,在此過程當中,教師們應逐漸引導學生,及時的支持每一個學生所持有的基本觀點,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才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展示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所以,教師在此過程中,應設置一些與之相應的問題,更加及時的讓學生們產生一定的反思體驗,并設計出一些對學生更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在與學生進行表達的過程中,開展可持續的、具有一定規范的對話,從而引發學生對于文章的深度思考。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科,作為一項基礎性的學科,對學生們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對體驗式教學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及實踐,讓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可以有新的感知,并對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意識進行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們更加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