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秋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城南中心小學 福建 寧德 352100)
微課是一種教學模式,通過短片準確表現主題,播放時間約為5-8分鐘。微課是信息技術的重要應用,具有突出的特點,目標明確,教學效率高。微課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最好方法,對在課堂中沒有弄清楚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的學習和升華,有助于知識的消化吸收。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微課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在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對微課教學缺乏明確的認識。他們對微課階級只有淺薄的理解。有的教師不知道微課的類型和特點,也不知道微課的真正含義。部分教師不知道日常教學中使用的教學資源是微課,所以微課的使用效果很低。小學語文課堂里微課的使用頻率依然很低。大多數教師仍然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微課在課堂上的應用是有限的。教師很少允許學生在課前和課后使用課程表進行自主學習,沒有真正發揮微課課堂的作用。
2.1 在預習中的應用。預習作為學習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它能讓學生提前了解課堂的授課內容,對課堂效率起到雙重作用。指導學生在上課前通過視頻預習內容,理解學習內容,然后進行預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分解,存在問題的地方帶到課堂上進行發問,這樣既保證了教學效率,也能真正的讓學生理解知識。例如:《盧溝橋烽火》的學習中,老師對文章的背景信息進行收集,制作微課視頻,學生在課前進行觀看,了解本節課的背景,在正文的教學中,學生會帶著對背景的理解和愛國之心進行學習,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會積極向上。
2.2 用心設計,提高探索熱情。小學生年紀小,不成熟,形象思維為主,對新奇的事物有興趣。結合學生年齡的特點進行微課的設計。提問永遠是高效率提升學生思考能力的方法之一,可在微課的設計中融合提問,或作出一些小提示,而不是簡單明了的將教學的所有內容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在《烏鴉喝水》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置問題:“烏鴉是怎樣喝到水的,你還有更好的方法嗎?”激勵學生暢所欲言,讓課堂活躍起來。
2.3 運用微課創造故事情境。小學生們想象力充沛,喜歡思考,但是他們所想的事情能和現實中的事物可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個時候,教師可運用微課視頻將真實的情形展示出來,學生會將想象中的和現實中的結合思考、對比、聯想。這一過程中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自主性。通過現實中對情境的模擬,對話中可看出坐馬車的人離楚國越來越遠,真實的、清楚的感受作者所寫、所想。
2.4 對微課在課堂上使用的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每節課的時間是45分鐘,教師需要結合時間進行微課視頻運用的整合。一般來說,上課時間在開始后的15分鐘左右的時間就會達到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這幾分鐘至關重要,需要學生對教學的框架、內容有明確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靜夜思》的教學中,詩中月亮的象征是教學的重點。在教學的重點時候,老師通過微課展示了學生們的月的意思,學生們注意詩中月的意圖,使獨立的詩歌表達感情的開始考慮,對作者的寫作技巧,更全面的理解[1]。
2.5 運用微課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率。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比較豐富,內容不完整。在小學語文的傳統教學中,教師經常采用補習和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課堂氣氛單調乏味,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無法快速深入地理解課堂內容和課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個時候,只是簡單的在課堂上進行微課視頻的運用就顯得效果不高了,而是應該引入教育的主要內容和知識的分解,這樣才能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有著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生動有趣的微課教學模式是提升學生審美,幫助教師和學生的互動和協調,促進教師和學生的良好關系的良好方法,給語文教學帶來無限的活力[2]。
2.6 微課在課后復習中的運用。除了在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時使用微課外,在復習中微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沒有微課之前,學生在課后進行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多數是問家長,或者將問題保存到第二天問老師。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時間限制的,過了這個時間,很可能就忘記了自己有哪些疑問,久而久之,就存在知識體系上的漏洞。教師可將教學重點重點內容制作成微課,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供學生課后進行學習和復習使用。這種方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提高了復習效率的同時,也能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十分廣發。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在課后復習中的應用,同時,在課堂中,需要教師用心設計,提高探索熱情;運用微課創造故事情境;對微課在課堂上使用的時間進行有效的控制;運用微課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效率。微課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下的產物,是學習和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徑,加強微課設計優化,不斷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